第68章 中秋灯会(四)(1 / 2)

江云立于诗会会场,心绪如潮。

他本无意在这中秋诗会上展露锋芒,只想牵着娘子的手,隐于灯火人海,共享平凡温馨。

然而江啸那毒蛇般的纠缠与污蔑,已将他逼至角落,退无可退!

话音未落,他已不再看江啸那瞬间变得惊疑不定的脸,大步流星,分开人群,在无数道或震惊、或期待、或怀疑的目光注视下,昂首阔步,登上了那万众瞩目的诗会高台!

夜风拂过秦淮河,带着桂子的甜香。

万千灯火在他身后流淌成河,高天之上,一轮皓月,清辉如练。

江云立于高台中央,衣袂无风自动。

他目光扫过台下,最终定格在唐清婉写满担忧与鼓励的绝美面容上。

微微一笑,胸中翻腾的怒火奇异地平息了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澄澈与豪情。

他走到早已备好的书案前, 微微仰头,望向那轮亘古不变的明月,仿佛在与一位亘古的知己对话。

片刻的静默,酝酿着石破天惊。

终于,他深吸一口气,清朗而饱含深情的吟诵声,如同天籁,穿透了喧嚣的灯海,清晰地响彻在每一个人的耳畔,直抵心灵深处。

“《水调歌头》”

“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。”

“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?”

仅仅两句,如同清泉流淌,瞬间抓住了所有人的心神!

那对明月的叩问,对时空的迷思,带着一种直击灵魂的深邃与苍茫!

台上的大儒们,瞬间坐直了身体,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精光!台下的议论声戛然而止!

江云的声音继续流淌,带着悠远的韵律与磅礴的情感。

“我欲乘风归去,又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。”

“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间?”

飘逸的想象,矛盾的徘徊,对人间温情的眷恋……意境层层递进,美得令人窒息!

“转朱阁,低绮户,照无眠。”

“不应有恨,何事长向别时圆?”

视角流转,月光普照,引出千古离愁!那一声“何事长向别时圆”的诘问,道尽了人间多少无奈与相思!

“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”

豁达的哲理,如同醍醐灌顶!悲欢离合,阴晴圆缺,本是天道自然,何须强求?寥寥数语,道尽人生至理!

最后,那饱含深情与祝福的祈愿,如同温暖的月光,洒向人间。

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!”

吟诵声落,万籁俱寂!

整个秦淮河畔,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。

所有人都呆立当场,如同泥塑木雕。

只有河中的花灯随波摇曳,映照着无数张写满震撼、痴迷、难以置信的脸庞。

风停了,琴音断了,连呼吸都似乎被遗忘。

时间,在这一刻凝固。

唯有那轮明月,静静地注视着人间,倾听着这穿越千古的回响。

“啪…啪啪……”

不知过了多久,也许只是一瞬,也许是一个世纪,几声零落却无比清晰的掌声,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,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寂静。

紧接着!

“好——!!!”

“天籁之音!千古绝唱!”

“神乎其技!神乎其技啊!”

雷鸣般的掌声、山呼海啸般的喝彩声、激动到变调的赞叹声,如同积蓄了万年的火山,轰然爆发!

声浪直冲云霄,几乎要将整个会场掀翻!经久不息,久久回荡在秦淮河的上空!

台上,一位银发如雪、白须飘飘的大儒,激动得老泪纵横,颤巍巍地站起身,对着江云的方向深深一揖。

“好!好!好啊!老朽……老朽行将就木之年,竟能有幸亲耳聆听此等足以照耀千古、彪炳史册的绝唱问世!此词一出,余词尽废!老朽此生……足矣!足矣啊!”

声音哽咽,充满了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满足与震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