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7章 中秋灯会(三)(2 / 2)

“李公子才思敏捷,好诗!”

“意境清冷高远,真乃佳作!”

这些赞誉让李凌和其他几位才子颇为受用,脸上难掩得色。

台上那位诵读的大儒微微颔首,捻须点评道。

“李小友此作,遣词造句颇为工整,摹写月夜清辉之景也算传神,‘光寒’、‘影碎’二句,尤见锤炼之功。然……”

他话锋一转,带着一丝遗憾,“通篇着力于绘景,情思稍显单薄。尾联虽点出盈亏之理、清光之质,然终是浮于表面,未能深掘心绪,憾缺余韵。然瑕不掩瑜,仍不失为一首应景佳作。”

江云在台下暗暗点头:这大儒点评中肯!这诗确实只得了月之形貌,未得其神髓。

他牵着唐清婉,走到台侧悬挂诗作的巨大木板前,饶有兴致地欣赏着上面已张贴的诸多诗篇。

恰在此时,一位书生正要将李凌那首《望月》也贴上去,见江云看得专注,又不认识他,便随口搭话:“这位兄台,也是来参加诗会的?可有佳作?”

江云头也没抬,随口敷衍:“哦,路过,随便看看。”

那书生见他兴趣缺缺,便不再理会,转而与身旁同伴低声议论起来。

“今日诗会佳作迭出,实乃盛事!”

“确实!不过……怎不见那位作《木兰花令》的江云江太白?若他能来,必能再添华章!”

“是啊!‘人生若只如初见,何事秋风悲画扇’……此句一出,余音绕梁,数月不绝!真乃神作!可惜自凝香阁诗会后,便再无新作问世,憾甚!”

“今日中秋良辰,若江兄在此,以月为题,不知又能写出何等惊世之句?可惜,可惜啊!”

江云竖着耳朵听着这些议论,虽然极力绷着脸,装作认真看诗的样子,但嘴角那抹得意的弧度却怎么也压不下去,肩膀甚至微微耸动,差点笑出声来。

颇有一种“哥不在江湖,但江湖处处都有哥的传说!”的感觉。

身旁的唐清婉将他的小动作尽收眼底,又听到那些书生的议论,心中又是好笑又是无奈。

自家这位夫君,才华横溢是真,可这偶尔流露出的孩子气的得意劲儿……也真是让人哭笑不得。

她轻轻拽了拽江云的衣袖,示意他收敛些。

然而,就在这气氛微妙之时,那个如同跗骨之蛆般阴魂不散的声音,再次如同毒针般刺破了和谐。

“哎——!诸位才子!诸位大儒!不用可惜!你们要找的那位‘江云江太白’——远在天边,近在眼前呐!”

人群哗然!所有目光瞬间聚焦!

只见江啸不知何时又钻了出来,站在人群外围,脸上带着恶毒而得意的笑容,一只手指直直地、毫不客气地指向了正想拉着唐清婉悄悄溜走的江云!

“喏!这位!就是写出《木兰花令》的江云,江大才子!”江啸的声音充满了煽动性。

“江大才子,如今既到了这中秋诗会,面对明月当空,良辰美景,岂能不赋诗词一首,以飨诸位?也让吾等后学,开开眼界啊?”他故意将“开开眼界”四个字咬得极重,充满了挑衅。

江云的脚步猛地顿住,一股怒火“腾”地窜上心头!他霍然转身,目光如电,直射向一脸奸笑的江啸。这厮!当真是没完没了!非要把他架在火上烤!

“在下才疏学浅,今日只是赏灯,无意献丑,诸位见谅。”江云强压怒火,拱手对众人说道,拉着唐清婉就想离开这是非之地。

“江云!”江啸岂肯放过他?立刻拔高声音,如同市井泼妇般叫嚷起来,话语极尽刻薄,“你躲什么?!莫不是心虚了?!坊间早有传言,说你那首《木兰花令》是抄了你家娘子的词作!是不是真的?!啊?!”

他环顾四周,对着惊疑不定的众人,继续煽风点火。

“大家看看!他连作首诗都不敢!我看他就是个欺世盗名的草包!靠着女人吃饭也就罢了,还窃取他人诗作装点门面!”

“江云,你若真不会作诗词,就大大方方承认!何必在此装模作样,徒惹人笑?你这般行径,丢的不只是你自己的脸,更是辱没了唐家的门楣!你岳父唐老爷子的脸,都要被你丢尽了!”

“江——啸——!” 江云彻底被激怒了!

一步踏前,手指如戟,直指江啸的鼻尖!胸中怒火与傲气如同被点燃的火山,轰然爆发!

“你!给!我!闭!嘴!”

他的声音如同惊雷,瞬间压下了周围的嘈杂!所有人都被他这突如其来的暴怒和凛冽的气势震住了!

江云胸膛剧烈起伏,眼神锐利如刀,死死盯着脸色微变的江啸,一字一句,斩钉截铁。

“本来想以普通人的身份与你相处!既然你如此不识好歹,咄咄逼人,非要自取其辱……”

他深吸一口气,“那么!我江云!今日就不装了!”

“我摊牌了!”

“不是想要诗词吗?”

“好!本公子今天就让你江啸好好见识见识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