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8章 朝廷的目的(2 / 2)

江云感受到王崇礼目光的变化和称呼的转换,心知此事已无法回避,且分量远超预期。

他深吸一口气,压下翻涌的心绪,挺直脊背,拱手郑重答道:“回大人,此法确系草民偶有所得。”他坦然承认,语气不卑不亢。

“当真是英雄出少年!”王崇礼由衷赞叹,眼中那份惊叹与重视再无掩饰。

“江小友年纪轻轻,竟能于格物之道有如此惊世骇俗之创举!实乃奇才!”

他作为执掌天下财赋的户部侍郎,太清楚这“雪花盐”背后所代表的恐怖利润!

若非唐家根基尚浅,人手有限,假以时日,以此盐之利,富可敌国绝非虚言!

而这,恰恰是朝廷绝不允许发生的事情。他此行的核心目的,此刻才真正浮出水面。

“江小友,”王崇礼的语气变得语重心长,“此盐秘法,价值连城。然区区一府之尊,便敢如此构陷巧取,若非本官恰逢其会,后果不堪设想!”

“商贾之家,终究是势单力薄,难护此等秘法周全。”他陈述着赤裸裸的现实,每一个字都敲在唐家人的心坎上。

“王大人说得在理,匹夫无罪,怀璧其罪!”

“‘匹夫无罪,怀璧其罪’……”王崇礼低声重复着江云的这句话,细细品味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与警示意味,不禁拊掌轻叹,“好,好!江小友见识不凡,一言切中要害!”他眼中对江云的欣赏更浓。

王崇礼身体微微前倾,目光在唐修远和江云之间扫过,语气变得无比郑重与坦诚:“本官此行,身负朝廷重托。盐铁之利,关乎国本社稷。”

“‘雪花盐’利润之巨,若任其流于民间豪商之手,非但于国无益,更恐引动四方觊觎,滋生祸乱。朝廷之意,是希望唐家能献出这‘唐氏雪盐’的制造之法。”

看到唐修远瞬间苍白的脸色,王崇礼抬手示意他稍安勿躁:“唐家主放心,朝廷绝非巧取豪夺,定会给予唐家足够补偿,保你唐家富贵绵长,根基更固!”

他逐条道来,声音沉稳有力。

“其一,御赐‘贡盐’名号!朝廷将昭告天下,‘唐氏雪盐’为皇室御用首选!此乃无上荣光,亦是通行天下的金字招牌,价值无可估量!”

“其二,特许唐家为‘皇商’!皇商身份,受朝廷律法特殊庇护,地方官吏再难肆意欺凌!”

“其三,朝廷特许唐家可在姑苏城及其周边府县,继续以其原有商号,售卖其普通盐及‘雪盐’。”

唐修远听得目瞪口呆,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!巨大的惊喜如同浪潮般冲击着他!

御赐贡盐!皇商身份!特许专营权!还能继续在根基之地经营!这哪里是剥夺?分明是给唐家套上了一层金光闪闪的护身符,并打开了一条通天坦途!

这条件之优厚,远超他的预期!他激动地看向江云。

江云心中也松了口气。朝廷给出的条件,确实展现出了诚意,并非竭泽而渔。

虽然核心秘法要上交,但换来的政治庇护和姑苏城的雪花盐经营权,对目前的唐家而言,利远大于弊。

抱上皇室这条最粗的大腿,未来的发展空间反而更大。他与唐修远目光交汇,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认可。

江云上前一步,对着王崇礼深深一揖,语气郑重无比:“王大人深明大义,为唐家周全计议,草民与岳父大人铭感五内!唐家,愿献出制盐之法于朝廷!”

“好!好!哈哈哈!”王崇礼抚掌大笑,对此行结果深表满意。

然而,王崇礼笑声渐歇,话锋陡然一转,目光再次聚焦在江云身上:“此事既定,还有一事,亦需告知江小友。”

江云心头一跳,升起一丝不妙的预感:“大人请讲。”

“本朝亲王,陛下胞弟,赵王殿下。”王崇礼缓缓道出这个尊贵的名号,“他对你这精妙绝伦的制盐之法,兴趣尤甚,甚至……远在朝廷关注之上。”

“赵王殿下?”唐修远再次惊呼。

“正是。”王崇礼点了点头,眼中流露出一丝奇特甚至有些无奈的笑意。

“这位殿下性情……颇为‘独特’。他不喜经史子集,却独独痴迷于‘格物致知’之道。整日里钻研机关巧术、探究万物之理,陛下对其是又爱又恼,无可奈何,朝野私下皆戏称其为‘格物王爷’。”

“格物致知?!”江云如同被一道九天惊雷劈中!他下意识地重复着这四个字,声音带着无法抑制的颤抖!

这位赵王殿下……难道……也是穿越者?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