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1章 会办事(2 / 2)

"那不同之处何在?"

"您尝过便知。"刘强故意卖关子。

刘站长会意地指了指他,举筷轻尝。筷子刚触到食材,便觉与众不同。

刘站长夹起一块肉放入口中,顿时眼前一亮。这肉嫩滑却不松散,咬起来还带着几分筋道的口感。

"这肉看着干巴巴的。“刘站长嘀咕道。

"您尝尝就知道了。”刘强信心十足地说。

肉质鲜美多汁,筋道却不柴硬。如果说之前那道飞龙脯让人回味,这道菜简直堪称绝味。刘站长顾不上形象,飞快地夹菜,不一会儿盘子就见底了,仍觉得意犹未尽。

回味良久,刘站长咂着嘴说:“上次那道菜已经够惊艳了,没想到你还有更好的。你可真行。”说着笑着指了指刘强。

"您误会了,真不是故意藏着。这次还是同一个厨师,同样的做法。"

"那是怎么回事?难不成厨师长进了?"

刘强笑道:"手艺已经到顶了,再突破怕是要捅破天花板。"

"口气不小啊。"

"实话实说。这菜的关键在于食材不同。"刘强解释道,"上次用的是七八个月的嫩鸡,这次用的是真正的龙肉。"

龙肉?"刘站长一愣,随即笑道,"这都什么年代了,哪来的龙?"

"说有也有,说没有也没有。"刘强从容地回答,给刘站长斟了杯酒,"尝尝这牛栏山的二锅头。"

酒香扑鼻,刘站长点头:"还是老北京的二锅头够味。"

"您慢慢喝,听我细说......"

“这怎么说?”看他这番模样,刘站长不由得来了兴趣。

“这龙并非神话里的龙,不是那长着鹿角、马头、蛇身、鱼鳞、鹰爪的神物,而是大兴安岭的野生飞龙。”

“飞龙……是什么东西?”

“飞龙,学名花尾榛鸡,身形结实,短喙尖厉,翅膀短圆,爪子锋利,连鼻孔和脚上都长着羽毛。虽是鸡,却能飞,看着倒像鸟类。这东西稀少难寻,极难捕猎。最正宗的豉椒飞龙脯,得用大兴安岭八年野生飞龙的胸肉,经过八十一道工序烹制,豆豉香浓,肉质鲜嫩,吃过的人没有不惦记的。”

刘站长咂了咂嘴,这滋味确实美妙,却没想到如此难得。他本想以后常吃,现在一听,怕是没戏了。

“这东西原本就难弄,这次能碰上,也是运气好,从一个老猎户手里收来的。他在大兴安岭住了几十年,说早年不少达官贵人爱吃这个,可这些年飞龙越来越少,连他都是几年才见一只,以后怕是更难吃到了。”

“可惜了。”短短三字,道尽遗憾。

刘强有些话没说。

飞龙肉虽然珍贵,但只要肯花钱花功夫,未必吃不到。真正的原因是,再过几年,这飞龙就要被列为二级保护动物,再捕猎就得坐牢了。

“天上龙肉,地上驴肉,你给我吃这么好的东西……”刘站长笑了笑,“是有事相求?”

刘强不好意思地搓了搓手:“站长果然明察秋毫,什么都瞒不过您。既然您问了,那我就直说了。”

“说吧,吃人嘴软,我听着。”

刘站长点了支烟,等着刘强开口。

“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,至少对您来说不算难。这事虽说是在帮我,但对您的政绩也有好处。”

哦?怎么说?”

“我有个亲戚,种地得一把好手,每年交完公粮,还能剩下不少。多出来的粮食想卖,可又怕被扣上投机倒把的帽子。也不知他从哪儿听说我和您熟,就求到我这了。我到底是乡下出来的,总不能不帮衬自家人吧?所以厚着脸皮来找您,想请您行个方便,把粮食送到您这儿来收。”

话不多,确实不算大事。这两年粮站本就收粮,直接送来也行,只是检查严些,麻烦点。

刘强找他,无非是想走个后门,放宽标准。至于什么帮穷亲戚,不过是场面话,谁信谁傻。

不过,聪明人该装糊涂时就得装糊涂,大家都懂。

“好说,粮站本来就在收粮。老弟找我,是看得起我。这样吧,你有粮食尽管送来,我按最高价收。不过……”

“您放心,我刘强不是不懂规矩的人。专门托人从泰国带了顶级血燕,改天您可得好好尝尝。”

“不错,你小子会办事。”

天上龙肉,地上驴肉,这飞龙肉,无论什么时候,都不是寻常人能吃得起的。

为了获取这种珍贵食材,刘强耗费了大量心血和积蓄。

仅这一道菜肴,就耗尽了他一周的收入。但他认为这笔开销物有所值。

与刘站长打好关系后,后续计划进展得非常顺利。

忙完正事,刘强独自来到城东。这里有一间他刚租下的平房,附带一个小院落。

前几天刚请人打扫干净,订购的设备这两天就会送达。

设备并不复杂,主要包括炉具、模具和一些原材料。

早在两个月前,他就瞄准了新商机。虽然私房菜收益可观,但难以规模化经营,烹饪学校也暂不可行。

听闻粮站按品相收购粮食的消息后,他立即动身前往东北考察。

东北肥沃的黑土地孕育着丰饶的物产。即便在困难时期,这里的粮食依然堆积如山。

调查期间,刘强注意到当地家庭普遍存粮充足。一边是亟待销售的农户,一边是需求旺盛的市场,商机应运而生。

然而当地人对卖粮兴趣缺缺,反倒对各种零食情有独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