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9章 谭家菜(1 / 2)

刘何私房菜刘强。"青年递上烫金名片,"劳烦通报刘站长。"

妇人捻着硬卡纸翻看。这年头用名帖的,不是华侨就是港商。

里屋传来布鞋趿拉声。梳背头的中年男人捏着《人民日报》踱出来,烟油子味先飘到院里:"本家?"

"您尝尝这个。"刘强变戏法似的抖开折叠菜单,蝇头小楷列着从佛跳墙到开水白菜的价目,"小宴八荤八素,大宴十六冷盘——当然,单点龙肝凤髓也成。"

烟锅子在菜单上点了点:"谭家菜的黄焖翅,能做么?"火星溅在"特需肉票五斤"的字样上。

"巧了,今天掌勺的何师傅祖上在贝勒府当差。“刘强掏出钢笔在收据上画押,”食材款的现结,粮票要全国的。"

当办公室副主任的媳妇数出八张炼钢工人时,青年后颈渗出细汗。这可比许大茂那笔黑钱烫手——正经买卖的铜板,带着供销社柜台玻璃的凉气。

赶回轧钢厂的路上,槐花落满肩头。刘强盘算着得弄辆永久牌,蹬起来叮铃铃响的那种。

后厨飘出醋溜白菜的炝锅香,帮工探出头:"何师傅正发火呢!"

案板前抡菜刀的胖子头也不回:"天王老子来了也得等爷切完这墩儿黄瓜!"

“他说他叫刘强。”

听见这名字,傻柱手里的铲子顿了顿:“行,这菜你盯一下。”他扯下围裙往外走,刚掀开门帘,就看见刘强穿着一身笔挺的中山装,咧着嘴冲他笑。

“站这儿发什么愣呢?”傻柱走近了,围着他转了一圈,“嗬,人模狗样的。”他伸手扯了扯衣襟,“新衣裳?”

“刚做的,我自个儿画的样式。”刘强得意地抬了抬下巴。

“挺像那么回事儿。”傻柱咂咂嘴,眼睛黏在衣服上挪不开。

刘强笑着推他:“别眼馋了,收拾收拾,跟我走。”

“干啥去?”

“还能干啥?采购啊!”刘强把粮票和钱塞进傻柱手里,眉飞色舞道:“咱们的生意成了!”

“真的?”

傻柱不愧是行家,挑食材的眼光毒得很。刘强原本只想让他帮忙拎东西,结果一圈转下来,自己反倒成了跟班。

“这鸡不行。”傻柱捏了捏鸡胸骨,“太柴。”

摊主辩解道:“老母鸡才香呢!”

“香个屁,嚼都嚼不动。”傻柱甩手就要走,“有小母鸡没有?没有我换别家。”

“有有有!您看这笼都是!”

买肉要挑肥瘦相间的,鱼要选活蹦乱跳的,菜要掐得出水的。刘强看得目瞪口呆——自己平时做饭简直就是糊弄鬼。

等等,好像骂着自己了?

“豆瓣酱的认准z县的,”傻柱舀起一勺红油,“瞧见没?透亮得像水似的。”

刘强连连点头:“明白了,颜色鲜亮的就是好的。”

“屁!”傻柱把勺子一撂,“这是后街李麻子做的,狗都不闻。”

旁边正买酱的大爷“哼”了一声,袖子甩得呼呼响。

“大哥,您直接说买哪个吧。”刘强瞟了眼磨刀霍霍的老板,赶紧拽傻柱。

傻柱指向角落里灰扑扑的坛子:“就这破坛子,才是正宗货。”

老板手里的刀“咣当”掉在了案板上。

采购完往回走,刘强后背都是汗。

傻柱这张嘴太得罪人,刚才差点挨揍好几回。

“柱子,难怪没人乐意跟你搭伙,你这脾气的改改。”

刘强清楚,傻柱精着呢。要论心眼子,十个被他得罪的人加起来都玩不过他。

可这人活得像尊佛,压根不在乎别人怎么看。除了娶媳妇这事钻牛角尖,其他一概不放心上。

有时候刘强觉得,傻柱要是不惦记娶妻生子,剃个头当和尚倒挺合适。

淡泊名利,聪慧过人,活脱脱一副高僧风范。

“说实话还犯法了?谁不服气就来试试,看我不收拾他!”

刘强总算明白了,傻柱的“傻”不是愚笨,而是莽撞,实实在在的莽撞。

“晚上去刘站长那儿,只管做事别多嘴,千万别得罪客人。”刘强不放心地叮嘱道。

“用不着你提醒,出师时师父就教过我,多干活少说话,不问客人来历。”

“那就好,走吧,先把东西放回去,再去裁缝铺。”

“去裁缝铺干啥?”

“给你订了身新衣裳,试试合不合身,不合适还能改。”

“哟——还有新衣服穿!”傻柱咧嘴笑了,“跟你那件一样吗?”

“不一样。”

“嘁,小气,那我可不要。”

东西放进刘强家锁好门,两人便上了街。

之所以放刘强家,是因为他家门口拴着条大狼狗,防贼。傻柱那院子太杂,放他那儿保不准会出什么乱子。这是头一单生意,不能出差错。

“嘿,这衣服,真够精神的!”

果然谁都逃不过真香定律,刚才还嫌弃,现在却乐得合不拢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