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5章 驱虎吞狼(1 / 2)

饶州的战况,并未能隐瞒太久。

快马加鞭,日夜兼程,信使带着染血的战报,如同投石入水,在洪州豫章郡外,危全讽连绵十里的大营中,激起了深藏于水底的汹涌暗流。

豫章郡,这座江西道的核心坚城,如今正被危全讽的大军团团围住。

放眼望去,营帐依地势铺展,旌旗蔽日,刀枪如林,人喊马嘶之声不绝于耳,一派大战将至的肃杀景象。

连日来,危全讽麾下大军正严格执行着他亲自制定的“疲敌之策”。

每日天刚蒙蒙亮,营中数百面战鼓便同时擂动,声震四野,仿佛要将天空都撕裂。

大队士兵冲出营寨,排列成严整的进攻阵型,向着豫章郡城墙缓缓逼近,一时间箭矢如飞蝗般掠空而过,声势骇人。

然而,这一切却只在守军弓弩的有效射程边缘戛然而止,引而不发,虚张声势。

到了夜晚,真正的折磨才刚刚开始。

一支支由军中好手组成的精锐小队,如同鬼魅般借着夜色掩护,悄无声息地潜近城墙。

他们并不强攻,只是时而抛射火箭,点燃城头楼橹。

时而吹响凄厉的号角,模仿大军夜袭。

时而用挠钩绳索攀上数丈,惊扰守夜士卒。

种种手段,层出不穷,让城中的守军整夜不得安宁,神经时刻紧绷,不敢有丝毫松懈。

在这种持续不断的精神与肉体双重消磨下,豫章郡的城头早已不复往日威严。

守城将士人人面带倦容,眼窝深陷,甲胄上沾满尘土与干涸的血迹,精神萎靡到了极点。

这些镇南军大多都是新招募的新兵,意志力与老兵完全无法相比,因而这番疲敌之策,效果出奇的好。

城墙垛口处,修补的痕迹随处可见,仿佛一根被拉到极致的弓弦,随时都可能彻底崩断。

城内,粮食开始实行严格的配给,恐慌与绝望的情绪在军民之间悄然蔓延。

在绝大多数人看来,这座曾经象征着江西权威的坚城被攻破,仅仅只是时间问题罢了。

危全讽的威望,也随着围城的持续而日渐高涨,似乎江西之主的宝座已近在咫尺。

然而,此刻中军帅帐之内的气氛,却与外界这节节胜利的战局截然相反,凝重得几乎令人窒息,死寂得骇人。

帐内牛油蜡烛烧得正旺,驱散了初春的寒意,却驱不散弥漫在空气中的冰冷与压抑。

危全讽端坐在主位之上,身披玄色大氅,手指紧紧攥着一份刚刚送达的战报。

他那张素来以沉稳如山著称的方脸上,此刻阴云密布,眉头紧锁成一个深刻的“川”字,脸色铁青得可怕。

目光死死钉在战报上“沙陀谷”、“黄金山”那几个刺眼的字眼上。

指节也因过度用力而捏得发白,手背上青筋虬结,显露出他内心正经历的惊涛骇浪。

就在片刻之前,他心中还充满了志得意满。

一切似乎都在他的掌控之中。

彭氏叔侄被他大军压境的气势所震慑,龟缩在袁州吉州不敢妄动,近来送来的信件言辞愈发恭敬,甚至带上了几分谄媚。

豫章郡守军在他的疲敌战术下疲于奔命,士气低落至谷底。

只等胞弟危仔倡顺利拿下饶州,兄弟二人便可挥师合兵一处,以泰山压顶之势,一鼓作气攻克这座孤城,彻底掌控洪州!

进而成为这江西之地名副其实的新主人。

他连日后如何安抚地方、如何论功行赏都已大致有了腹案。

虽说对于危仔倡兵围鄱阳郡,围而不打,危全讽心中颇有些微词。

他岂能不知自己这个弟弟打的是什么如意算盘?

无非是想兵不血刃地拿下鄱阳郡,尽可能地保存实力,好在日后瓜分江西这块肥肉时,能有更多的话语权,甚至反客为主。

但危全讽也不好多说什么,毕竟眼下要以大局为重。

在事成之前,兄弟反目是兵家大忌。

他只能捏着鼻子认了,只盼着弟弟能速战速决。

可千算万算,他唯独没有算到,半路会杀出一个刘靖!

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歙州刺史,像一根突如其来的搅屎棍,蛮横地插入了江西的棋局,将他精心布置的一池清水彻底搅浑。

战报上冰冷的文字记述着。

此人不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轻取新昌,更在沙陀谷、黄金山这两处关键之地,接连大破其弟危仔倡麾下的精锐。

斩将夺旗,势如破竹。

从而迫使危仔倡不惜代价拿下鄱阳郡,损失惨重。

四万大军,折损近半。

这几乎是危仔倡经营信州多年的全部家底。

如今的危仔倡,不仅未能按计划拿下整个饶州,反而被刘靖死死牵制在鄱阳郡一带,自顾尚且不暇。

就算他最后能侥幸挤出部分兵力前来支援,顶破天也就一万人马,而且还是历经苦战、士气低落的疲敝之师。

剩下的残兵败将,必须留守鄱阳,防备那头如饿狼般窥伺的刘靖随时可能发起的反扑。

“歙州……刘靖!”

危全讽的牙缝里,缓缓挤出这四个字。

每一个字都带着滔天的恨意。

他此次毅然兴兵,几乎是押上了全部的身家性命。

他自认算无遗策。

算到了钟匡时的外强中干和内部矛盾。

算准了彭氏叔侄的色厉内荏和首鼠两端。

也算清楚强大的杨吴与邻邦钱镠正为争夺苏州而深陷战争泥潭,根本无暇西顾。

正是这看似万无一失的局面,才给了他鲸吞江西的底气。

却唯独,漏掉了这个盘踞在歙州一隅之地的刘靖。

一个他之前仅仅当做是原歙州刺史陶雅败走后、侥幸上位的年轻人!

一个无足轻重的弱冠少年!

如今,这只他眼中的黄口小儿,却露出了锋利的獠牙,一口咬在了他最要害的软肋上!

现在的局势,瞬间变得无比微妙和凶险,让他进退维谷,骑虎难下。

继续打?

单凭他目前围困豫章郡的这几万兵力,就算最终能啃下这块硬骨头,也必然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惨胜。

届时兵力折损严重,元气大伤,不仅无法震慑周边势力,反倒可能给一旁虎视眈眈、一直按兵不动的彭氏叔侄做了嫁衣。

让他们有机会趁虚而入,摘取胜利果实。

若不打?

此次兴师动众,他几乎掏空了积攒数年的钱粮家底,动员了所能调动的所有力量。

麾下将士跟随他久围坚城,早已憋着一股劲想要破城抢掠!

若是就这么寸功未立、灰溜溜地撤军,士卒的怨气如何平息?

士气必然一落千丈,甚至可能激起难以预料的兵变。

而他危全讽纵横江西多年的威望,也将随之扫地,从此沦为笑柄。

这种前所未有的困境,让素来果决的危全讽也陷入了深深的犹豫。

他心中烦躁不堪,仿佛有一团火在灼烧。

终于,他猛地将那份写满败绩的战报重重拍在面前的紫檀木案几上,发出一声沉闷的巨响,打破了帐内死一般的寂静。

他抬起阴鸷的目光,缓缓环视帐下分列两旁的将领与谋士,声音低沉沙哑,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,问道:“战报,你等也都看过了。”

“形势骤变,关乎我军生死存亡。都说说吧,眼下该如何应对?”

危全讽话音刚落。

左首第一位,一名身材异常魁梧、脸上带着一道狰狞刀疤的悍将便立刻应声出列。

此人正是危全讽麾下以勇猛著称的大将李蒸。

他声如洪钟,震得帐内烛火都似乎摇曳了一下,脸上带着毫不掩饰的倨傲与不屑。

“刺史何须长他人志气,灭自己威风!”

“依末将看,那劳什子刘靖,不过是趁霍郡、周猛轻敌大意,奇袭而已,侥幸取胜的癣疥之疾,何足挂齿!”

李蒸此人,性情粗豪,作战勇猛,但同时也桀骜不驯,与危仔倡麾下的霍郡、周猛等将领素来不和。

此刻眼见霍郡、周猛二人在饶州接连吃瘪,损兵折将,他心中非但没有丝毫同情,反而暗爽不已。

认为正是那二人无能,才衬托出他自己的重要。

此刻发言,更是表现得尤为积极,意在打压对手,抬高自身。

他继续慷慨陈词,唾沫星子几乎要溅到对面文官的脸上:“霍郡、周猛二人,不过是仗着与二帅有旧日情分,平日里在军中骄横惯了,眼高于顶!”

“此次轻敌冒进,疏于防范,吃了败仗纯属活该,乃是将帅失职!”

“若换做末将前去,岂容那黄口小儿猖狂?”

“末将不才,愿亲领本部五千精锐,即刻驰援饶州,与二帅前后夹击,必能一战将那刘靖小儿彻底歼灭,将其项上人头献于大帅帐前!”

他这番话,可谓一石三鸟。

既狠狠贬低了竞争对手霍郡、周猛,将其失败归咎于个人无能。

又巧妙地凸显了自己的勇武和忠诚,更是在向危全讽表功的同时,委婉地索要更大的兵权和独立作战的机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