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9章 对马岛据点(2 / 2)

众将士议论纷纷!

江云理解将士们的顾虑,提高声音道:“留守的将士,军饷加倍!”

“待下次补给船队到来时,还会带来你们的家书和赏赐。更重要的是,”

他目光炯炯,“你们将是未来进攻倭国的先锋!这份荣耀,将载入史册!”

这番话让将士们的情绪高涨起来。很快,各营都有人主动请缨留守。

最终,江云挑选了经验丰富的校尉李镇作为留守主将。

李镇年约三十,曾在北疆与草原蛮族作战多年,作风稳健,是驻守的不二人选。

交接工作持续了三日。

江云与李镇详细讨论了防御部署、物资管理和应急方案。

大部分弹药和补给都留给了守军,只带足够返回大昌的物资。

“切记,”江云郑重交代,“倭寇狡诈,很可能卷土重来。”

“每日都要派船在周边巡逻,夜间要加强警戒。若遇大军来犯,可点燃烽火,固守待援。”

李镇肃然应诺:“伯爷放心,末将必定守住此岛,等待大军归来。”

离别的那天清晨,海风凛冽。

留守的将士列队相送,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复杂的神情。

有对故乡的思念,有对未来的期待,更有肩负重任的坚定。

江云登上定远舰,最后望了一眼这片即将成为大昌在东海上前哨的土地。

基地上空,大昌的旗帜在海风中猎猎作响,宣示着这片土地的新主人。

舰队缓缓驶离对马岛,踏上归程。

与来时不同,这次船上少了一半的将士,却多了许多缴获的战利品。

航行期间,江云并没有闲着。他在船舱中详细记录这些时日的作战经验,绘制对马岛的海图,规划着未来进攻倭国的路线。

王世文时常前来讨论,两人常常为此争得面红耳赤,又相视而笑。

海上的日子漫长而单调,但将士们的心情却与来时大不相同。

经历了实战的洗礼,建立了海外据点,每个人都带着胜利的喜悦和骄傲。

当熟悉的大昌海岸线出现在眼前时,船上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。

太仓军港的轮廓越来越清晰,港内停泊的船只、岸上忙碌的人群,无不让人感到亲切。

水师舰队的归来引起了轰动。

港口的守军早早发现了这支庞大的舰队,立即上报。

当舰队驶入军港时,岸上已经聚集了前来迎接的官员和百姓。

江云站在船头,望着越来越近的故乡,心中百感交集。

这次东征,不仅剿灭了倭寇,占领了对马岛,更重要的是证明了大昌水师的实力,为大昌王朝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海洋时代。

但他知道,这一切才刚刚开始。

对马岛上的将士还在等待着补给和援军,倭国的威胁尚未根除,大昌的海疆还需要更强大的力量来守护。

舰船缓缓靠岸,抛锚声此起彼伏。江云整了整战袍,深吸一口气,准备向朝廷复命。

东海之征的第一阶段已经完成,更艰巨的任务还在后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