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世文很自然地朝江云使了个眼色。江云会意,立刻从随身携带的一个包裹中,珍而重之地取出几张画纸。
这些画纸上的作物,正是他根据前世记忆精心描绘的玉米、红薯、马铃薯等图像,用的是写实的技法。
“知府大人,”江云上前一步,将画纸在李元面前的案几上小心摊开,“在下江云,是王公子的好友。”
“冒昧打扰,是想向大人请教一些海外异邦的风物。不知大人可曾见过画中这几样作物?它们或许是海外番商带来的食物。”
李元的注意力立刻被吸引过去。他初看那画作,眼中便掠过一丝震惊——这画法前所未见,纤毫毕现,竟似将实物拓印在纸上一般!他不由得多看了江云两眼,才凝神细看画中内容。
他先是缓缓摇头,目光在玉米和马铃薯的画上掠过,表示陌生。
但当他的视线落在那张描绘着红薯藤蔓和块茎的画上时,眉头微蹙,陷入了沉思。半晌,他伸出手指,带着几分不确定地点在红薯的块茎上:“这个……这个形态,本官似乎……有些印象。”
李元端起茶盏抿了一口,似乎在努力回忆:“那已是好几年前的事了。一艘遇了风浪的吕宋商船在闽州修补。船上水手极其困顿,食物匮乏。”
“本官曾上船巡查抚慰,见过他们用一种……嗯,土疙瘩似的东西充饥。当时他们还烤了几个奉上,本官也尝了尝。”
他脸上露出一丝回味,“其貌不扬,外皮紫红,烤熟后掰开,内里金黄,口感……确实香甜软糯,饱腹感极强。
只是当时只见其‘果’(他误将块茎当作果实),未见其叶藤是何模样,所以不敢十分确定。但观此画中块茎形态,确有七八分相似。他们称这东西……好像叫‘甘什么’?来自吕宋。”
“吕宋!”江云心中如同被重锤敲击,激荡起巨大的回响!他强自按捺住几乎要跳起来的心情,手指在袖中微微颤抖。
果然!此世亦有吕宋!美洲的珍宝,竟已通过海路传到了南洋!这简直是天大的好消息!省却了远渡重洋探索新大陆的滔天风险与漫长时间!
虽然目前只确认了红薯一种,距离他梦想中的“高产作物全家桶”尚有距离,但这无疑是黑暗中亮起的第一盏明灯!是足以改变千万人命运的起点!
“知府大人当真见过此物?可知如今这闽州,或沿海何处,有人栽种此物?”江云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激动,试探着追问。若能直接找到种植地,那真是梦幻开局。
李元遗憾地摇摇头:“那些番商只是将其作为远航的储备干粮,并未售卖,也未曾带来可以栽种的种子。”
“上岸后,他们或食用殆尽,本地百姓对此物既不认识,更不知如何栽植,自然无人种植。此物虽好,却是无源之水啊。”他话语中带着惋惜,显然也对红薯的滋味甚是喜爱。
江云心中了然。果然,认知的鸿沟和技术的缺失,是最大的障碍。
人们即使得到红薯,不了解其块茎繁殖的特性,也只会当食物吃掉,而不会想到将其埋入土中。一丝遗憾掠过心头,但很快被更强烈的希望取代。
线索已明!吕宋!只要船能到吕宋,就能找到它!江云心中瞬间勾勒出打造海船、招募水手、扬帆出海的蓝图。
得到了关键信息,江云心满意足,便不欲多留,准备告辞。
李元却热情地拉着王世文寒暄起来,言语间多是奉承京城人物、打听王侍郎近况,还特意询问了王世文在闽州的落脚处,殷切地表示:
“王公子难得来一趟闽州,定要多盘桓几日!待到下官休沐之日,定在府中设下薄宴,还请公子务必赏光!”
王世文对这种应酬早已习惯,随口敷衍着应承下来:“好说好说,有劳李大人费心。”
辞别了知府李元,一行人走出府衙威严的大门。外面阳光正好,街市喧嚣。
王世文长长舒了一口气,仿佛卸下了什么重担,随即,那熟悉的、带着点迫不及待的笑容又浮现在脸上。他一把揽住江云的肩头,挤眉弄眼道:
“好了好了,太白兄,正事办完了吧?这日头也高了,咱们……是不是该去办点‘要紧’的正经事了?揽月阁,走起!”他大手一挥,目标明确,仿佛刚才在府衙里的正襟危坐从未发生过。
江云看着他那副急不可耐的样子,无奈地笑了笑。也罢,线索已得,是该让这位纨绔公子去“体察”一下闽州城的另一种“风土人情”了。
只是不知,那“揽月阁”里,除了王世文期待的“异域风情”,是否还藏着其他更有价值的“消息”?
一行人汇合了留守的护卫,在王世文兴冲冲的引领下,朝着城中那处早已打听好的、充满旖旎与未知的方向行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