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0章 元旦(1 / 2)

京城,皇宫御书房。

炭火烧得正旺,驱散了深冬的寒意。

御案后,大昌朝皇帝杨宣手持一份奏报,龙颜大悦,爽朗的笑声在肃穆的书房内回荡。

“哈哈哈哈!好!二弟啊,朕真是小瞧你了!短短数月,二十万大军的装备焕然一新!甲胄坚固,刀锋锐利,弓弩齐整!此等军容,称一声虎狼之师也不为过!此乃大功一件!”

侍立在下首的赵王杨羽,闻言并未居功,反而神色谦恭地躬身道。

“皇兄谬赞。此役能成,实非臣弟之功。臣弟不过是依葫芦画瓢,真正居功至伟者,仍是当初献上精盐提纯秘法之人——姑苏城,江云!”

“江云?”杨宣脸上的笑容微敛,锐利的目光投向胞弟,带着一丝探究,“又是此人?他一个商贾赘婿,如何能插手军国重器?”

杨羽回京后,深知北疆战事紧迫,主动请缨承担了为大军更新装备的重任。

他顶着“格物王爷”的名头,加之皇帝对这位亲弟弟的信任,此事自然落到了他的肩上。

此前,朝廷为筹备这场倾国之战,已是煞费苦心:强征粮草引得民怨沸腾,幸有精盐暴利填补了亏空,绕开了朝堂的掣肘。如今,这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环——军械,竟也由江云补上!

“皇兄容禀,”杨羽神情郑重,“臣弟此次能不负所托,全赖江云所献之法。其一,乃‘炒钢法’!”他眼中闪烁着技术狂热的光芒,“此法摒弃了以往千锤百炼的笨拙,以秘法控温、搅炼,如同点石成金,无需反复锻打,便能直接炼出杂质极少、韧性极佳的精钢!其质远胜旧法所产!”

杨宣听得目光一凝。精钢,是打造顶级兵刃铠甲的根本!

“其二,”杨羽继续道,语速加快,“是‘沙模铸造法’!此法以特制沙土塑模,取代了费时费力的泥范、石范,不仅铸件精细,更可反复使用!兵刃、甲片、箭头,乃至马蹄铁,皆可流水线般快速产出!若非此法,纵有精钢,也无法在数月内装备二十万大军!”

皇帝听得呼吸都微微急促。他深知军械制造的耗时耗力,杨羽所言,简直是颠覆性的变革!

“还有其三,”杨羽眼中精光一闪,“江云深知北荒铁骑之患,设计了一种名为‘铁荆棘’的拒马之物,配合特制支架,可迅速组装成片,形成移动拒马!此物构造巧妙,携带方便,专克骑兵冲锋!臣弟已将此物及操演之法,秘密教授军中精锐!”

杨羽详细解说着铁荆棘的构造与战术用途,杨宣听得连连点头,眼中异彩连连。困扰大昌多年的北荒铁骑,似乎终于有了克制的曙光!

“好!好!好!”杨宣连赞三声,抚掌大笑,“此子竟有如此鬼才!朕先前只赐他一个皇商身份,倒显得朕小气了!”他看向杨羽,意味深长,“二弟对此子,似乎颇为看重?”

杨羽坦然道:“回皇兄,江云确乃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!心思奇巧,不拘一格。臣弟曾欲举荐他入朝为官,他却以‘四书五经未通,恐贻笑大方’为由婉拒了。”

“哦?”杨宣挑眉,语气听不出喜怒。

杨羽想起江云那惫懒又精明的模样,忍不住笑道:“此子性情……颇为奇特。说他懒散,却能钻研出这等奇技淫巧;说他醉心商道,却又……嗯……”他忽然意识到失言,声音一顿。

“却又如何?”杨宣追问。

杨羽硬着头皮,讪讪道:“他……他在姑苏城的青楼里,搞了个什么‘足浴推拿’的营生,美其名曰‘养生’……”

“青楼?!”杨宣声音陡然拔高,目光如电射向杨羽,“二弟,你竟去了那等地方?!”

杨羽心头一跳,连忙换上他那招牌式的赖皮笑容,拱手讨饶:“皇兄息怒!皇兄息怒!臣弟去那凝香阁,绝非寻欢作乐!”

“在京城,臣弟可是谨守本分,从未踏足过烟花之地的!”他后半句说得斩钉截铁。

杨宣看着胞弟这副模样,又好气又好笑。他深知这个弟弟表面荒唐不羁,实则极有分寸,在京城的确从未行差踏错。他冷哼一声:“哼,谅你也不敢!罢了,念你一片公心,又是为了军国大事,此次便不追究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