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4章 留一手的江万山(1 / 2)

琉璃拍卖会的巨大成功,让江云一夜之间进账三十一万两雪花银。

他毫不犹豫地从中划拨出一万两,充作戏班子和凝香阁演员们的薪俸——并非额外的奖赏,别看江云好像现在有钱了,其实穷得很,每一分钱,都需精打细算。

琉璃奇珍,前所未有。那些富商巨贾的竞价,几万、十几万两,于他们庞大的家业而言,或许算不得什么。然而,商海沉浮,周转为要。他们的财富,大多捆绑在流转的货物之上,轻易不会动用压箱底的现银。

江万山,此次将所有家底都压在了粮食上,使得他成为了现在姑苏城最大的粮商。

江云早将目光牢牢锁定在江家囤积如山的粮食上。这本是江万山赖以翻盘的资本,也是江云解决矿场燃眉之急的关键。

然而,姜还是老的辣。

江万山这只老狐狸,在拍卖锤落下的那一刻,便已盘算好了退路。他几乎是清点了所有能动用的现银,凑足了十万两银票。至于剩下的六万两差额,他选择了用粮食抵扣。

当江云次日清晨拿到那张还带着墨香的契约时,整个人都僵住了。契约上白纸黑字:十万两银票,加按“市价”折算价值六万两的粮食。

“这老狐狸……心眼子真多!”江云捏着契约的手指因用力而泛白,牙关紧咬。

江万山此举,不仅支付了拍卖款,必然还屯着数量惊人的余粮,足以支撑江万山继续稳坐钓鱼台,操控粮价,攫取暴利。

拍卖会后的第二天,寒风卷着细碎的雪沫。江云揣着那张令人心塞的契约,踏入了江家最大的粮铺。

柜台后,一张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脸孔映入眼帘——江啸。这位江家大少爷,一扫之前疯癫的传闻,虽面色还有些苍白,眼神却恢复了往日的刻薄与阴鸷。

“哟,这不是我们江家的‘大功臣’江云吗?”江啸嘴角勾起一丝讥讽的弧度,声音拖得长长的,“怎么?替你那新主子唐家当跑腿,来我们家搬粮食了?真是出息啊,吃里扒外的本事,越发炉火纯青了。”

江云懒得与他做无谓的口舌之争,直接将契约拍在柜台上:“江大少爷,废话少说。契约在此,十万两银票已收讫,按约,价值六万两的粮食,即刻交割。”他只想尽快拿到粮食,离开这个令人窒息的地方。

交割过程异常顺利,显然江万山早有吩咐。看着一车车粮食从江家粮仓运出,江云的心却在滴血。

本来想将从江万山手里得来的十六万两全兑换成粮食,如今剩下的这十万两,按照今日的粮价,江云得少买不少粮食。

江云咬紧牙关,又从拍卖所得的巨款中,拿出十九万两,在城中其他粮商处购粮。

这些粮商早已闻风而动,价格比昨日又上浮了一成!江云眼睁睁看着同等银两换回的粮食再次缩水,却无可奈何。

最终,他留下五万两作为必须的周转资金,将剩下的所有财力,都化作了沉甸甸的粮车。

粮仓稍安,更大的需求又迫在眉睫。

蜂窝煤的名声已在姑苏城悄然传开,从最初的无人问津,到如今用过的人口口相传,口碑发酵,需求如同滚雪球般增长。

矿场现有的那点人手,日夜赶工也已是杯水车薪。

江云的目光,投向了城内那些在死亡线上挣扎的流民。

招募他们上山,既可解矿场人力之急,又能给他们一条活路,一举两得。

他带着几个随从,来到了官府设在城隍庙外的施粥点。刺骨的寒风卷着地上的积雪,打着旋儿。

正是放粥时分,黑压压的人群挤在粥棚前,眼神空洞麻木。

经历了那场夺命的大雪,能活到此刻的流民,几乎全是青壮年男女。

他们蜷缩在冰冷的角落,靠着一碗能照见人影的稀粥吊着最后一口气,神情是深入骨髓的疲惫与绝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