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6章 中秋灯会(二)(1 / 2)

唐清婉那平静无波的一句问话,如同在喧闹的灯海中投下了一颗石子,瞬间在江云心湖激起千层浪。

“娘……娘子!”江云脑子飞速运转,几乎是脱口而出,声音都带上了点结巴。

“啊这……这……之前不是常跟着王兄去凝香阁谈生意嘛!都是他点的清倌人作陪,为夫我……我哪有那个身家,点得起柳大家、林大家这样的头牌?”

“不过是她们唱曲时我在场,一来二去,点头之交,勉强算个脸熟罢了!”他眼珠子滴溜溜乱转,极力撇清,但说的倒也是实情。

“噗嗤……”唐清婉看着他这副如临大敌、急于解释的模样,终于绷不住,发出一阵银铃般的轻笑。

她眉眼弯弯,灯火映照下,那笑容带着几分促狭和了然,瞬间冲淡了刚才那无形的压力。

“夫君干嘛这么紧张呢?”她声音温软,带着一丝调侃,“妾身又没有说夫君的不是。只是……”

她话锋一转,轻轻捏了捏江云的手心,“夫君这话说得可不好。什么叫‘没有那个钱’?如今咱们唐家蒸蒸日上,岂会少了夫君的月例?”

“莫非……是嫌妾身给得少了?”她微微歪头,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。

江云一愣,这才想起,自己这位娘子在银钱上对他确实大方。

第一次开口就爽快给了大笔。

后来江云靠着话本稿酬和凝香阁的分红,自是已经不缺银钱,倒也再没向自己娘子要过。

去凝香阁也多是蹭王世文的场子,他讪讪一笑:“娘子给的自然丰厚,是为夫失言了。”

唐清婉目光重新投向那已换了表演者的舞台,轻声道:“不过,凝香阁的两位姑娘,唱的竟是夫君话本里的故事。”

“看来夫君的《白蛇传》,如今在姑苏城已是家喻户晓,声名远播了。”语气中带着点骄傲。

巨大的得意瞬间冲垮了刚才的紧张,他腰板一挺,下巴微扬,那副“鼻孔朝天”的得瑟劲儿又上来了。

“那是自然!也不看看你夫君是什么人!区区话本,信手拈来!”(内心os:在娘子面前装逼,一个字——爽!!!)

这副“小人得志”的滑稽模样,再次成功逗乐了唐清婉。

她掩唇轻笑,又怕引人注意,干脆将发烫的脸颊轻轻贴在了江云的肩膀上,身体微微颤抖,显然忍笑忍得很辛苦。

江云感受到肩头的重量和温软,心头一荡,刚才的紧张彻底化为甜蜜,手臂自然地环住了她的腰。

“公子!小姐!快看那边!好多人围着,肯定有热闹看!”小环像只发现新大陆的兔子,指着前方一栋灯火辉煌、人头攒动的三层楼宇兴奋地喊道。

四人循着人流挤过去,只见楼前搭了个简易舞台。一位富态的中年掌柜(李老板)正站在台上,敲响了一面铜锣!

“铛——!”

锣声吸引了更多目光。

李老板笑容满面,团团作揖:“感谢诸位才子佳人、父老乡亲赏光!今日中秋佳节,良辰美景,鄙人这望江楼,也来凑个热闹,添份雅兴!”

“想必在座不少才俊都知晓,我这望江楼上,悬着一副上联,乃是多年前一位高人留下的绝对,至今无人能对出工整下联!值此佳节,李某斗胆设下此台,悬赏三百两纹银,诚邀姑苏才子,为这望江楼补齐这幅千古绝对!”

人群顿时议论纷纷,不少自诩才学的文人更是摩拳擦掌。

李老板清了清嗓子,朗声念出那困扰望江楼多年的上联。

“望江楼,望江流,望江楼上望江流,江楼千古,江流千古!”

声音洪亮,字字清晰。台下瞬间安静下来。无论是饱学之士,还是附庸风雅之人,都不由自主地跟着默念这上联。

“望江楼,望江流……望江楼上望江流……”江云低声念了一遍,眼睛猛地一亮!这题……他会啊!

前世记忆里,这可是成都望江楼的著名绝对!他差点激动地跳起来——开卷考试,送分题啊!

一旁的唐清婉也轻声复诵着,秀眉微蹙,眼中流露出由衷的欣赏。

“夫君,此联环环相扣,‘望江楼’与‘望江流’音同字异,‘江楼千古’与‘江流千古’意境悠远,浑然天成……果真是千古绝对,难怪悬赏多年无人能破。”

江云心中得意,面上却深以为然地点点头:“娘子说得极是,此联确实精妙绝伦。”

他话音一转,声音陡然拔高,对着台上的李老板喊道:“哎!李老板!对出这下联,那三百两的彩头,可是真的?”

这充满铜臭味的问话,在这风雅场合显得格外突兀。

顿时,无数道鄙夷、嫌弃、甚至嘲讽的目光齐刷刷地射向江云。

不少文人更是嗤之以鼻:“粗鄙!”“俗不可耐!”“不知所谓!”

江云却恍若未觉,脸皮厚如城墙,只笑嘻嘻地看着李老板。

李老板也是一愣,随即哈哈大笑,倒显出几分商人的爽快:“自然是真的!白花花的银子!只要公子能对出工整下联,三百两银票,双手奉上!”

“李老板,你这望江楼旁,有没有水井什么的?”江云问道。

李老板却眉头一皱,望江楼确实是有一口井的,只不过他不明白,这位公子问这个为何。

“这位公子,我望江楼下确实有一口井。”

“好!这下联,我对了!”江云朗声应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