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5章 中秋灯会(一)(1 / 2)

“小青,二小姐和三小姐呢?怎么不见她们?”江云疑惑地问道。

自从入赘唐府,除了家宴,他与那两个粉雕玉琢的小姨子接触甚少。

恰逢团圆佳节,他心中盘算着:都是一家人,总这般生分不像话。

两个小丫头年纪尚小,正是天真烂漫、容易亲近的时候,带她们一同去见识这姑苏盛景,岂不美哉?

若是等她们再大些,心思多了,可能就更加生分了。

小青正专注地为唐清婉梳理发髻。

按照江云的“建议”,唐清婉今日装扮得极为素净。

乌发只松松挽起,斜插一支简单的玉簪,身上是月白色的细棉布襦裙,没有任何繁复的刺绣与珠翠。

如此打扮,一是为了尽量泯然于众人,减少不必要的关注。

二来……江云私心里,也实在不愿自家娘子那惊人的美貌被不相干的人过多窥视。

“姑爷,”小青手上动作不停,答道,“二小姐和三小姐被夫人带出去啦!”

“往年都是如此,两位小姐性子急,早就缠着夫人要去看最亮的花灯、最好看的表演了。”

江云闻言,只得作罢。

目光转向一旁的小环,只见她正小心翼翼地提着那盏歪耳朵兔子灯,爱不释手地左看右看,脸上洋溢着纯粹的快乐。

看着眼前这三个十几岁的少女,连江云自己也不禁对这即将到来的中秋灯会生出了浓浓的期待。

前世的记忆悄然浮现。

那些年,每逢佳节,他不是在冰冷的写字楼里加班,就是在出租屋里对着手机屏幕里父母的照片发呆。

连一个问候的电话都怕拨出去,怕自己控制不住的哽咽徒增千里之外的父母担忧。

所谓的节日,不过是日历上一个可以休息的符号。

而此刻,身处于这千年繁华姑苏,他决心要好好感受这份原汁原味的、属于人间的烟火。

考虑到灯会人山人海,江云没带其他下人,只四人轻装简行。

每人手中都提着一盏花灯。

唐清婉和小青的鲤鱼灯精致灵动,小环的莲花灯小巧可爱。

唯独江云手中那只兔子灯,耷拉着一只耳朵,瞪着两只大小不一、透着股“睿智”光芒的眼睛,在精美灯群中显得格外“特立独行”。

刚一踏出府门,便被眼前的景象震撼。

整条长街,仿佛一条流动的光河!家家户户门前高悬灯笼,店铺檐下彩灯成串,将黑夜映照得亮如白昼。

各式各样的花灯争奇斗艳。

走马灯流转着神话故事,莲花灯漂浮着幽幽烛火,巨大的鳌山灯组在远处闪烁着诱人的光芒。

人潮汹涌,摩肩接踵,欢声笑语、叫卖吆喝、丝竹管弦之声交织在一起,汇成一片沸腾的海洋!

“哇——!”小环像只刚出笼的雀鸟,瞬间被这光怪陆离的世界迷花了眼,拉着小青的手就往前冲。

“小青姐姐快看!那个灯好大!那个会转!那边有卖糖人的!”兴奋之情溢于言表。

连小青,也被这热烈的气氛感染,脸上露出新奇的笑容,任由小环拉着穿梭。

“慢点!别跑散了!人多!”江云扬声叮嘱,声音很快淹没在鼎沸的人声中。

只隐约传来两声清脆的“知道啦!”,那两道身影却已灵活地钻入了前方的人群缝隙。

身边瞬间清静下来,只剩下他和唐清婉。

喧闹的背景音仿佛成了最好的掩护。

江云的心跳快了几分,他状似自然地伸出手,轻轻握住了唐清婉微凉的手。

指尖相触的瞬间,唐清婉的手下意识地缩了一下,却被江云温暖而坚定地整个包裹住。

“娘子,小心脚下。”他低声道,声音带着温柔。

“嗯……”唐清婉低低应了一声,任由他牵着,耳根悄然染上一抹红霞,在灯火的映照下,美得惊心动魄。

两人随着人流缓缓前行,如同汇入光河的两颗星子。

路过一个卖糖葫芦的摊子,晶莹剔透的糖衣裹着红艳的山楂,在灯火下闪着诱人的光泽。江云停下脚步,买了一支最大最红的。

他转身,将糖葫芦递到唐清婉面前:“娘子,尝尝?”

唐清婉微微一怔,随即眼中漾开笑意,小心地接过。

“姑爷(公子)!我们也要!”不知何时,小环和小青又钻了回来,眼巴巴地看着那串诱人的糖葫芦,异口同声地央求道。

江云挑眉,故意板起脸:“想吃啊?”

两个小脑袋点得像小鸡啄米。

“自己买去!”江云理直气壮,甚至带着点炫耀的意味,手臂一伸,将唐清婉往自己身边带了带,朗声道,“我的糖葫芦,只给娘子一人!”

这大胆直白的情话,让周围的空气似乎都甜腻了几分。

唐清婉“呀”地低呼一声,羞得满脸通红,下意识地就往江云身后躲,几乎要把脸埋进他背脊的衣料里。

“哼!姑爷偏心!”小青气鼓鼓地跺脚。

小环却捂着嘴,大眼睛滴溜溜在江云和唐清婉之间转来转去,一副“我懂我懂”的狡黠模样。

然后被小青一把拉走:“走啦走啦,我们自己买去!不稀罕!”

躲在江云身后的唐清婉,感受着他掌心的温度,听着他刚才那番话,心头如同浸了蜜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