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位头发花白、脸上刻满风霜皱纹的老伯,正佝偻着腰,坐在小马扎上,手指灵巧地翻飞,编织着一个半成品的竹篮。
看到衣着光鲜的江云一行人驻足,他连忙放下活计,局促地站起身,搓着布满老茧的手:“几位贵客,想看看什么?都是老汉自家编的,结实耐用。”
江云和气地笑了笑,拿出那张画着安全帽的图纸:“老伯,打扰了。我想问问,能否照着这个图样,定制一批这样的……头盔?还有一批结实的大竹篓。”
老伯疑惑地接过图纸,浑浊的眼睛凑近一看,顿时愣住了。
纸上那物件结构清晰,透视精准,连竹片的编织走向都暗示得明明白白,逼真得如同实物放在眼前!
他活了大半辈子,编过无数竹器,何曾见过如此精妙的画法?
一时竟看得入了神,手指无意识地沿着图纸上的线条摩挲。
“老伯?老伯?” 江云唤了两声。
“啊?哦!使得!使得!” 老伯猛地回神,脸上满是惊叹,“公子这图画得……神了!老汉能编,就是这样式……从未见过,是作何用的?”他好奇地问。
“算是……一种防护的帽子吧。” 江云含糊解释,随即详细说明要求,“尺寸要分几种,毕竟人的头有大有小。头盔内层最好能衬些柔软的旧布或干草缓冲。竹篓要足够大,足够结实,能装几十斤重物不散架。”他比划着。
老伯听得连连点头,眼中精光闪动,这是遇到大主顾了!但当江云说出数量——两百顶头盔,两百个竹篓时,老伯惊得张大了嘴,下巴差点掉下来:“两……两百?!公子,您……您莫不是在说笑?”他怀疑地打量着江云,这年轻人看着贵气,可别是来消遣他这老汉的。
江云也不多言,大手一挥,掏出一锭足有一两的雪花银,轻轻放在老伯粗糙的手掌上。
入手沉甸甸的冰凉触感,让老伯浑身一颤!他这辈子经手的大多是铜板,何曾一次拿过整锭的银子?
他颤抖着手,凑到眼前仔细辨认那银光闪闪的银子,又用牙小心地磕了一下,确认是真银无疑,激动得嘴唇哆嗦,话都说不利索了。
“真……真的?贵……贵客放心!小老儿……小老儿回去就召集人手!日夜赶工!保……保质保量!按时送到府上!” 他甚至忘了问送到哪里。
“送到唐府即可,就说是江云订的货。” 江云温言道,并未提立契之事。在这时代,唐家的名号在姑苏商界,本身就是一块金字招牌,比一纸契约更能让这些朴实的手艺人安心。
“唐……唐家?!原来是唐府的贵人!” 老伯肃然起敬,连连作揖,“公子放心!小老儿省得!省得!”
看着老伯小心翼翼收起银子,千恩万谢地承诺,江云心中却并无多少轻松。
这竹制安全帽,在塌方、瓦斯、透水等真正的矿难面前,作用微乎其微。
他暗自下定决心:“看来,初期只能优先开采那些露天或浅层的矿脉了。”
离开柳条巷,江云并未直接回府。
另一个搁置已久的计划——剧院,像根小刺般扎在他心头。
既然“坑”是自己挖的,含着泪也得填上。想要成为这个时代的“娱乐大亨”,剧院是绕不开的核心阵地。
他带着小环,开始在姑苏城中仔细寻觅合适的场地。
从繁华的观前街到文人聚集的平江路,从热闹的码头区到稍显清雅的城东……一路走,一路看,一路问。然而,现实给他泼了一盆冷水。
姑苏城作为江南富庶之地,商业极其繁荣,稍微像样点的临街铺面或宽敞院落,要么是百年老店根基深厚,要么被世家大族或豪商巨贾牢牢握在手中。
这些地方,堪称寸土寸金。即便江云如今财力大增,愿意出高价,也根本没人愿意出售手中的“金疙瘩”。偶尔有几处位置稍偏的,要么面积太小格局不佳,要么产权复杂纠纷难缠。
日头西斜,江云走得腿脚发酸,小环也早没了逛街的兴致,蔫蔫地跟在后面。
不知不觉间,他们又绕回了熟悉的区域——凝香阁所在的秦淮河畔。
华灯初上,凝香阁已是灯火辉煌,丝竹管弦之声隐隐飘出,门前车马渐稠。
江云站在对街,目光却落在了凝香阁旁边的一栋三层楼宇上——“悦来酒楼”。招牌略显陈旧,此刻正是晚市时分,楼内却食客寥寥,与隔壁凝香阁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。
江云心中一动,信步走了过去。一个满面愁容、掌柜模样的中年胖子正倚在门框上,望着凝香阁进出的客人唉声叹气。
“掌柜的,生意似乎……清淡了些?” 江云状似随意地搭话。
掌柜的瞥了江云一眼,见其气度不凡,苦着脸道:“唉,贵客有所不知。咱这‘悦来酒楼’也算老字号,可架不住隔壁……唉!”
他朝凝香阁努努嘴,“人家那是销魂窟,美酒佳肴是点缀,美人才是主菜!客人去了那边,谁还正经来我这吃饭?就算饿了,里面也自有精致小点奉上。我这正经酒楼,反倒成了陪衬!地段是好地段,可这生意……难做啊!” 他越说越沮丧。
江云心中豁然开朗!之前的顾虑瞬间有了清晰的答案。
娱乐业态确实存在竞争,但关键在于错位经营,和资源整合!
时间错位:剧院主打白天和傍晚的演出(如午场、晚场),而青楼的黄金时段在入夜后。两者在核心营业时间上可以并行不悖。
内容互补:凝香阁提供的是私密性强的“娱己”服务,而剧院则是公开的、大众化的“娱众”艺术表演。
一个满足个体的感官与情感需求(甚至生理需求),一个满足群体的文化娱乐和社交需求。
资源共享:凝香阁拥有现成的、经过训练的“演艺人才”(歌姬、舞姬、乐师),她们本身就具备一定的舞台表现力。
剧院完全可以从中发掘和培养专业的戏剧演员!一旦成功,不仅能提升演员自身的身价,更能为凝香阁带来巨大的话题性和高端客流的吸引力,实现双赢!
客流转化:看完日场演出的客人,晚上顺道去凝香阁消遣,岂不顺理成章?反之,在凝香阁宴饮的客人,得知旁边有精彩的新剧上演,白天也可能慕名而来。
“这简直是天作之合!” 江云眼中精光大盛,困扰多日的选址难题和业态冲突的担忧,在这一刻烟消云散。
凝香阁旁边的“悦来酒楼”,位置绝佳,客流有基础(虽然转化率低),面积格局稍加改造就非常适合做剧院!更重要的是,它和凝香阁的老板杨妈妈,有着天然的合作纽带!
一个清晰的蓝图在江云脑海中迅速成型:盘下悦来酒楼,改造成“姑苏大剧院”。拉杨妈妈入股,共享资源(场地、客流、艺人)。
将凝香阁的优质演艺人才引入剧院舞台,打造明星效应,反哺青楼名气。白天剧院唱戏,晚上青楼欢歌,形成一条完整的娱乐产业链!
江云看着那愁眉苦脸的酒楼掌柜,嘴角勾起一抹志在必得的笑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