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有点羞人啊。
不过这段时间,安玉一直在村里跟她们一起干活,一直跟她们讲科学养殖,科学计划等话,听多了,便也觉得看病就是看病,好像也没什么羞人的?
发完药,就有个王翠花的妇女道:“安首长,俺们1号菌菇房的蘑菇都出咧,您跟我们去看看?”
“出菇了?”
安玉惊喜,“这么快?”
“是咧。”王翠花道:“俺每天定时喷水,都是按照您要求的来的,现在有一批平菇已经出咧,可好了。”
“走,咱们快去看看!”
安玉忙出了房间,跟着王翠花去1号菌菇房。
战争开始后,村里的人口就少了许多,因此也有了不少空房。
安玉带着村民把一些房子收拾了下,把破损的地方修补好,做了菌菇房。
眼下这批菌菇还是用菌菇包发的,不过后期可以慢慢自己搞菌种,自己做培养基床。
进了菌菇房,看到第一排架子上的平菇,安玉欢喜地嘴都咧开了。
“好好好,这就出成果了,再过个五六天,咱们就能收一批菇了。”
大家也没想到,送来的菌包能长出这多蘑菇来,都觉得挺神奇的。
出了成果,大家的自信心提升了,对于下面的工作也就更好展开了。
群众后方搞建设,而部队也没停下脚步。
许多人才陆陆续续被送到了独立团。
独立团最近都没作战任务了。
安玉在独立团,这里就成了造血中心。
一些战士拿到无人机都懵了。
这啥玩意?
但一等团里的人说明用处后,纷纷都兴奋了起来。
只是一些有知识的人看到这些东西,内心却涌起了绝望。
国外都先进到这样了?这东西他们都看不懂了。
一问安主任,也是啥也不知道,只说是国外援助的,他们只要负责利用起这些无人机,造出适合的挂载弹就行了。
“叶团长,你说什么?”
付钰,一个留德回来的高材生,一听这样的高科技居然是一次性用品时,都傻眼了。
这样的高科技是一次性用品?他们能弄来这样的高科技已经够匪夷所思了,现在更吓人了,居然阔气到要把高科技当一次性物品用,这叶团长脑子被门缝夹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