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07章 大皇子殿下风评日下(1 / 2)

元日大朝会方散,朱红宫门缓缓开启,文武百官鱼贯而出。凛冽寒风卷着残雪掠过宫墙,却吹不散众人面上的窃窃私语。

“陛下今日竟当庭掷下茶盏,斥责大皇子‘德行有亏’——这可是开朝以来头一遭啊!”

“唉,可惜了。京城那么多高门贵女他不选,以后想要多少女人不行?

“原以为他是个好的,偏偏学人养外室,真是看走了眼,皇上能不生气吗?”

“原来催他立妃,他还推三阻四,怕是前头在岭南的时候,两人就已经有了首尾,这一次才趁机带回来而已。”

身着孔雀补服的官员拢着袖筒,朝身旁人使了个眼色。

另一人捻须冷笑:“为了个岭南女子,不惜得罪靖亲王府和大将军府。如今连安平郡主都闭门不见,蓉恩伯府的门槛怕是再也踏不进去了。”

朱雀大街两侧的茶楼早已坐满了打听消息的各家仆役。

二楼雅间里,几位尚书家的小厮正竖着耳朵,听得隔壁几位重臣家臣压低声音交谈:“听说那女子是南方小商贾之女,无父无母教导,大殿下在岭南督建树胶作坊时便安置在别院...”

“元宵节那晚有人瞧见殿下亲自为她提灯,靖亲王世子的车驾经过都视若无睹。”

“这算什么?大皇子殿下夜晚就宿在城西,都让人碰到好几遭了。”

市井间的议论更为不堪。酒肆里卖唱的老叟将轶事编成小曲,唱什么“南国茉莉暗香飘,迷得龙子弃朝纲”。

菜市口提着篮子的妇人嚼着舌根:“听说安平郡主原本心仪于他,处处为他着想,没想他是这等背信弃义之人,安平郡主多好的人,也幸亏没有托付。”

原先看好大殿下的清流们如今都摇着头:“看之前做的事情那般勤政,竟都是表象?”

几位曾力荐立储的老臣更是痛心疾首:“陛下当朝责令其闭门思过,这分明是绝了东宫之路啊!”

最耐人寻味的是,往日争得面红耳赤的新旧两党,此刻竟都默契地疏远了武德殿。御史台连夜拟写的奏本在案头堆得老高,内容无不是“请正皇室纲常”。

原本预备参选皇子妃的名门贵女,此刻都换了簪花披帛,各家春日宴的请柬雪片似的飞来飞往,举办目的都是为自家女儿、孙女另做打算。

年前年后,也就是胥子泽把那个名叫秦爱莲的江南女子带回京城的那段时日,从南方各州以各种理由北上的百姓不知不觉间多了不少。

尤其是元宵佳节过后,这种现象愈发明显,前前后后陆续涌入京城、京郊的生面孔,粗粗算来起码有数千人之众。

有声称来京城会友的,有说是走远房亲戚的,更多的是组成一支支镖队、商队,浩浩荡荡而来。

这些人不但比往年同期来得要早,那些队伍的规模也都较以往更为庞大,动辄就是一百几十人,队伍里尽是精壮的汉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