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3章 朝闻道,夕可死(1 / 2)

“这是何物?”诸葛亮看着古朴的龙旗。

“此乃刘邦所赠予之物。”

“原来是高皇帝……”诸葛亮摩挲着粗糙的旗帜,心神飘忽到了远方。

汉初,百业待兴,留给汉室的只有残局,甚至皇帝也节衣缩食。

旗帜材质不算好,比不上自家书童穿的衣服,诸葛亮从中感受到了沉重的使命,高皇帝沉重的嘱托。

这是大汉天命。

“是,我一定护好大汉的天命。”诸葛亮郑重收好旗帜,同时,还有长生卫的使命。

从此刻起,诸葛亮抛弃寄情田园的理想,不再为自己而活。

倾尽毕生所学,再创太平盛世。

正如汉初陈平张良那般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。

“我知道世上有很多人寻找灵宝踪迹,在合适的时机我会出手,一网打尽这些武者势力,剩下交给你们了。”

刘川此刻苍老得像是五十多岁的人。

这一年,他四百五十一岁,余下寿命仅剩二十九。

“遵命!”

很快,诸葛亮前去见刘备。

两人在院中谈话,刘川还在与司马徽下棋。

司马徽询问道:“阁下不准备与孔明一同出仕?”

司马徽知道,刘川的本事更甚孔明数分。

“有孔明一人足矣。”刘川笑道。

他不知道孔明能做到什么程度。

知天命,尽人事就好。

随着曹操壮大,北方初步安定下来,不再像当初那般混乱。

南方再打下去,真要十室九空,必须有人站出来稳定局面。

诸葛亮明显是更好的选择。

院中。

刘备见到诸葛亮,当即起身。

“先生若不出山?若苍生何也?”

说罢,眼含热泪,郑重下拜。

“将军请起!”诸葛亮转身一看,内心触动,虽他已决定出山,但难免为刘备的真诚所打动。

三顾茅庐,俯首下拜。

为一个二十多岁的布衣做到这个地步,如何不令人感慨万分。

“亮愿效犬马之劳。”

短短一拜,便是两人的一生。

往后岁月,纵使大汉气数将尽,人力不可逆,仍有人想奋力一搏。

两人坐下交谈,并定下三分天下的计谋。

按照诸葛亮的计策,三分天下,休养生息之后,即刻开始北伐,一旦越过汉中,拿下关中,便是重走高皇帝刘邦一统天下的道路。

刘备与诸葛亮相谈甚欢。

“孔明今年岁数几何?”

“二十有七矣。”

刘备摸着自己大腿感慨伤怀,道:

“备年近五十,老之将至,身无寸功,唯有髀肉复生。哎,日月蹉跎,功业未建。只可怜汉室衰微,生灵涂炭,吾辈无能为力啊。”

刘备兵寡将少,屡败屡战,这些年从北跑到南,足下未有寸土,这些年来,夜深人静,刘备难免反思自己这一生。

他这种人,真的能成大业?完成光复汉室的夙愿吗?

“像你这么大的时候,你的高皇帝还在沛县斗狗呢。”

此时,旁边传来老人的声音。

刘备听到此言,转头一看,竟是个老人。

仔细回想,刘备恍然大悟。

这不正是许劭所说的红尘隐士,怎么苍老成这般模样?

“这位是我的兄长刘川,先前以易容术行走江湖。”诸葛亮很快将话题带过去。

刘备回到正题,苦笑道:“备怎跟太祖相提并论,太祖幼时有祥云如华盖,青年龙相尽显,紫气盈目。岂是我这小儿能比。”

刘备说得煞有其事,刘川甚至忍不住回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