诸葛村,素王密室。
密室内,仙人承露盘不断积攒玉屑,道人口吐南明离火,汲取冥冥云雷。
紫府丹田,赤青二色长生不死药吞吐真气,真气呈彩色星云,于宇宙一般的紫府中巡行不休。
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。
良久,刘川起身,来到铜镜前。
铜镜倒映着他的脸庞,面如白玉,碧眼方瞳,五官年轻。
此乃不食谷、餐风露、乘云气的仙人体,超脱凡俗的神人体。
可是,为何这仙人体出现了变化。
只见鬓角出现白发,眼角浮现皱纹。
长生不老的守尸仙法,竟也维持不住容颜。
“神性道路,真的正确吗?”刘川喃喃自语。
神性的道路,到底是有情而无情,又或是刻意的忘情?
刘川有些迷茫。
唯我独仙的道路,当真是艰难。
前不见古人,后不见来者。
这一年,刘川四百四十一岁,寿命剩下三十九年。
他已出现老态,身体出现衰败之相。
红尘中的历练,并非一帆风顺。
他不知如今的道路,到底是前进还是后退。
前方宛如一团迷雾。
“那就出发吧。路上总有感悟。”
刘川大步出门。
召来众人。
于吉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,潜修十余年,于吉感悟良多,一心扑在太平经的制定之上。
“先生准备出门了吗?”于吉将刘川这段时间的迷茫一一看在眼里。
“正是。”
刘川叫来诸葛珪。
“如今天下大乱,各方势力竟相角逐,我建议诸葛家的左辅各择其主,负责武力的右弼则是彻底隐藏民间,具体由你来指导。”
“是,亮那边……”
“亮以及一部分诸葛氏人前往南阳,我游历一段时间。”
“亮跟兄长一起吧。”诸葛亮忽然开口。
刘川想了想,道:“也行,那么于吉带领诸葛氏一部分族人前往南阳。”
“遵命。”
次日。
诸葛亮整装待发,羽扇纶巾,腰悬诛仙剑。如今的长生卫道统,基本传到诸葛亮的身上。
两人骑着瘦马,漫无目的出发。
时而游玩乡野,时而潜入民间巷野。
路上,刘川的老态渐渐增多。
鬓角多了两缕白发,形象由沧桑化为三十多岁的模样。
扬州。
山水庄园,名士云集,谈笑有鸿儒,往来无白丁。
此乃许劭隐居之所。
许劭兄弟当初创建“月旦评”,点评各方人物,被世人所热捧。
曹操那句“清平之奸贼,乱世之英雄”,便是许劭所下的评语。
随着许劭的兄长逝世,许劭因战争逃难,近年外加重病在身,月旦评因此而搁置。
如今再次重开月旦评,自然是名士云集。
东吴孙氏、杨氏、陆氏、乃至附近领兵的刘备亦是慕名来访。
刘川与诸葛亮各自牵着马来到此地。
听闻此消息,诸葛亮对刘川说:“兄长,要不凑凑热闹?”
诸葛亮今年刚刚及冠,说到底仍有少年心性。
“好。”
两人来到许劭庄园之处。
刘川忽而心念一动,对诸葛亮说道:
“你自己过去,我一会就来。”
“好。”
诸葛亮没有多问,而是来到门房管事面前,报上自己的郡望名姓。
“琅琊诸葛氏,诸葛亮字孔明。”
门房进去通报,不一会请贵客落座。
诸葛氏每一代皆有几个郡级官员,不算豪门大族,但也算是州郡豪强。
诸葛亮进入后山。
流水潺潺,林中列案,名士们或正襟危坐,或三两交谈,下人带领落座。
诸葛亮旁边是一老一少,两人只顾吃喝。
两人正是云游至此的左慈葛玄师徒,因饥饿难耐,故而前来蹭吃蹭喝。
看到诸葛亮的目光,左慈笑着点点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