征和二年,长安人看到了一场神迹。
此神迹不留纸张,皆是人们的口口相传。
神迹又或是史实,早已深埋当时的历史。
法术散去,一切恢复正常。
刘据与司马迁这才从角落出来。
两人的神情仍然没有从方才的震撼中恢复过来。
“我若是如实书写,后世人会不会以为我司马迁疯了。” 司马迁喃喃自语。
此时,刘川走向汉武帝刘彻。
刘彻白发苍苍,独坐高位,宛如孤家寡人。
“原来你才是神仙……”
御宇多年求不得,求不到的事物,终究不属于自己,到头一场空。
秋瑟秋风吹来。
刘彻看着儿子仇恨的眼神,此刻终于意识到自己是孤家寡人。
他并没有自己臆想中那般伟大,长安城内外,乃至整个天下,所有人都盼着他早点死。
“高叔祖父,你说得对,人生在世,遗憾在所难免。”
刘彻颓然叹息。
此时醒悟,不知可否来得及。
大汉江山,危在旦夕。
远处,刘川想说什么,却又说不出口。
长生是每个生命的欲望。
秦皇与汉武之事,也有自己一份因果。
“好自为之吧。”
刘川叹息一声,拂袖离开。
司马迁紧随其后,瞎眼的刘据也跟了过来。
“刘据,你若想当太子,我可将你的眼睛与手臂治好。”刘川看向刘据。
刘据想到自杀的母亲,坚定地说:“我刘据此生,不食他一粟。”
“也罢。”
说罢,刘川带着两人离开。
只剩下刘彻独自一人,独自望着星空。
建章宫,守藏室。
刘川翻阅阴阳家所藏的典籍。
司马迁在一旁修改史书,刘据则是看着武功秘籍。
刘川无意间瞥了一眼:“灵宝本纪?你这是把我当帝王了? ”
“不是帝王,亦有帝王之德,可称素王。”
素王者,有帝王之德而未居帝王之位。
“删了吧,太夸张了,正常点写,有些事一笔带过即可。”
“史家秉笔直书,一字不改。”
司马迁肃然道。
“又不是让你篡改历史,无关紧要的神鬼之事,对后人有何帮助?难道你想让后世君主求仙不成?况且……”刘川顿了顿,说道,“我能把你那玩意接回来。”
“咳咳,话又说回来……”
司马迁最终还是屈服了。
但他还是决定将灵宝本纪以及相关笔记藏起来。
刘川又看向武学秘籍。
“灵宝祖宗,难道你也要练武?”刘据不解。
“不,我打算修改异种武道,改良其血祭之法,以后武者皆可修行异种内气。”
刘川看向窗外明月。
毕竟,人的欲望永无止境。
既然永远有帝王被异种内气蒙骗,不如全部改良,如淮南派的秘法一般,无需血祭即可修行。
如此才能瓦解类似阴阳家的派系。
后世君主再难相信长生,同时武学的普及,亦可增长华夏文明的尚武精神。
司马迁在其他传记之中,将古代方术暗示为武学。
刘川闭关三天三日。
至此,武学大世来临。
……
东汉,延禧八年。
星夜之下,两人久久不能回神。
读着三百多年前古人的事迹,好似当年发生的一幕身临其境。
历史真相缓缓展开,令人难以承受。
“原来巫蛊之祸,孝武悔悟的真相在此。”曹操惊骇莫名。
“满纸荒唐……”袁绍不相信,“不过是前人伪作,愚弄后人罢了,一百五十多岁的老人出来拯救江山,警示后人,可笑。”
“哈哈,不止一百五十,若是灵宝君活到现在,恐怕是四百多岁了。”
曹操无所谓相信不相信,就当故事听听。
“话说回来,司马迁怎么不记录光武皇帝(刘秀)之事?”曹操仍惦记光武帝的绝世武功,以及昭昭天命,神灵降石的传说。
“你傻啊,故事结束了。太史公的曾孙子老死,光武帝都还没出生呢。”
“话说回来,那玩意真的能接回来吗?”曹操忽然想到书中记载,“那我要告诉祖父,他的玩意有机会接回来了。”
“阿瞒,别这样,你会挨打的。”
浩瀚银河,万年如常;日月轮转,千年不变。
又照耀新的英雄豪杰,创造跌宕起伏的故事。
“后面灵宝君去哪了?如果真的长生,如今又在何处?”
曹操仰望星空,颇为诗性地想道。
若史书所言非虚,那当真是:一篇灵宝纪,半部先汉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