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0章 道印神格,始建道教(1 / 2)

“是我的原因吗?”

路上,刘川思索。

当初不被秦皇看见,或许秦皇不会对长生这般疯狂。

还是说秦皇先前就有念头,自己只不过将其放大。

“中官,可否带在下前往守藏宫。”刘川询问赵高。

“自然可以。”

赵高和气一笑,丝毫看不出历史上的狠毒名声。

穿过重重回廊,来到幽静之处的宫殿。

肃杀卫卒把守,各地方士学者来来往往。

“大祭酒……”

有人向刘川行礼。

刘川转头一看,竟是当初的卢生侯生,他不禁失笑,道:“原来两位在此,这里没有大祭酒,大家同朝为官,日后叫字号即可。”

两位行礼匆匆离开。

大祭酒的余威还在他们心中,他们隐隐觉得,大祭酒不会蛰伏太久。

守藏室内,藏有百家之学。

刘川在此翻阅,过目不忘的本领,迅速将知识藏入脑海。

“这些都是失传后世的绝学啊。”

若百家绝学真正传承下来,恐怕华夏文明的厚度仍要再高一层。

刘川找到方术书架,抱着木简在角落处通读。

“楚地重死,齐地重丹,秦地重术,中原重祭……”

“太一是楚地神灵,带我穿越而来的太一将行图,或许出自楚地。”

楚地典籍放在一块,各类方术仙法杂七杂八。

刘川用神念感应,或用真气模拟,假的法术极多。

接下来三日,刘川几乎废寝忘食看书。

符宝在公子扶苏之处,凭符宝的本事,也不会有人来打扰。

探子传到秦皇之处,嬴政笑道:“和传闻一般,此子酷爱仙术,不过,重道不重术,与长生何关?”

可以确定的是,此子对秦国没有威胁。

阴阳家的耳目看得有些疲倦了,内心暗暗佩服,这么枯燥的典籍都能看得下去。

第四日。

刘川找到一本泛黄帛书,上书:祝融火正法。

经过真气检验,总算屎里淘金,淘到一本正法。

“上次来个木正,这次来个火正,莫非真要来个五行俱全不成?”

祝融火法,传说来自颛顼火正官。

翻开帛书,上书两行大字。

“神仙可得,不死可学”

“朱颜晕酒,方瞳点漆”

此法吞火修行,唯有真人可学,通过吞火修行,可以增长道行。

吞火的前提是炼成“碧眼方瞳”。

吞火成功之后,可有控火之能,火焰越珍贵越强。

除此之外,还有法器制造之法:祝融火炉。

以及一门遁术——祝融火遁。

此术配合火炉使用,可进行火中遁逃。

“入火不焚,火中消失,此法格调确实高。”刘川心想,若在人前使用,怕不是要名传千古。

背后传来脚步声,刘川神念一动,随即佯装不知。

“好看吗?本座在楚地收集的,这里一卷一牍,皆是本座心血。”

角落走出一白发年轻人。

此人背着双手,衣裳华贵,上有仙鹤、祥云、飞龙。

与刘川素雅的鹤氅形成鲜明对比。

刘川古怪一笑,道:“好看,爱看,爱不释手。看来阁下很懂方术?”

来者正是徐福。

兴许是在秦宫,双方并无刚见面时的剑拔弩张,反而显得异常和谐。

徐福从刘川手中接过典籍,一边翻阅,随口说道:

“老夫修仙四十五年,没人比老夫更懂仙法。这本是楚室秘藏,黄帝典籍,黄帝旧臣赤松子入火不焚,传闻是修行此法。”

“开页所说的“神仙可得,不死可学”是何意?”

刘川是真的不知,除了实践方面,可能理论真不如徐福。

阴阳家百年积累,不知收了多少好东西。

“其实是“真人”,真人神念显微,更有道行。修成碧眼方瞳的标志,便是【神庭门户,道印神格】。”

徐福指了指眉心。

“原来如此,受教了。”刘川拿回典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