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8章 红尘道士,百代过客。(2 / 2)

他向来仰慕慷慨侠客,诸如信陵君、平原君、灵宝君之流。

倒不是因为刘川的身份,而是出于对侠客义士的仰慕。

“好,劳烦老兄了。”

刘川笑了笑。

三百年是一家应该不可能,双方隔着两千多年。

刘季在前方带路,转过头来看向郑安期:“仙翁,贵宅在何处,或许在下知晓。”

郑安期仔细回想,半响才道:“老夫记得是在刘大眼家隔壁,刘大眼可还在?”

“敢问仙翁,刘大眼可是叫刘煓?”

“好像是…刘大眼是否健在?”

刘季一拍大腿,笑道:“健在健在,刘大眼正是家父!”

“好好好,原来是故人之后。”得知当年的小孩还在,郑安期老怀大慰。

“家父很是想念仙翁,灵宝君,仙翁,神女,还请移步寒舍。”

刘川摆摆手,道:“当不得灵宝君称呼,如今齐国已亡,我已不再是齐国上卿,阁下叫我天汉、或者灵宝即可。”

“天汉兄,阁下现在是……?”

刘季还以为刘川衣锦还乡,未曾想是孑然一身。

“如今无大祭酒……”刘川看向远方,“唯有一道士而已。”

道士者,人行大道﹐号为道士。身心顺理﹐唯道是从。

“道士……还是方士?”

“道士重道,术道兼得;方士重术,术道皆失。”

“懂了。”刘季似懂非懂,将话题略过。

从此开始,刘川是历史第一位道士。

方士转向道士,从术的求索,转向思想大道的探索。

与庄周之道有异曲同工之妙,比起道家弟子,又多了关乎术法的追求。

众人来到刘宅,隔壁的郑家老宅年久失修,早已坍塌,被刘太公改成养狗之地。

刘季从屋中叫出一位老头。

“安期兄?”

“大眼!”

故人相见,自是老泪纵横,唏嘘不已。

这一辈只剩下两个风烛残年的老人。

“来来,天汉兄,尝尝我们沛县的狗肉!!”

宴席开幕,宾客皆欢。

符宝早早吃完,便和曹寡妇到后院逗弄婴儿去了。

刘季一口一个天汉兄,令刘川很是不适应,三十五岁的刘邦比自己大十二岁。

酒劲上头,两人渐渐熟络。

刘季拍着胸膛,说:

“别看在下落魄,当年灵宝医馆赠我盘缠,现在但凡我有一口吃的,定不会少你半分。”

紧跟着,牛皮越吹越大,刘季再次说道:

“今日阁下救我儿子一命,来日我刘季发迹了……”

刘季打了个饱嗝。

“发迹了如何?”刘川饶有兴趣问道。

“哈哈,分阁下一半家业又如何?男儿大丈夫,说到做到。”

川举杯遥敬,意味深长,“在下记住这句话了。”

两人皆出身于市井,没有架子,相谈也算甚欢。

宴席狼狈,刘季摇摇欲坠,又说起当年游历之事。

刘川得知刘季曾打算投靠自己,不禁哑然失笑。

“话说,天汉兄,当年若是见到我,会不会升起招揽的念头。”刘季有些不死心。

刘川不暇思索,放下酒杯。

明月当头照,冷月褪酒意,他的目光如圆月澄明。

“灵宝山庄素来清静,谁来结果一样,阁下也不行。”

历史长河,百代过客。

天下英雄,如过江之鲫,似水中花井中月;冷眼旁观,身临其境即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