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章 来者犹可追,往者不可谏(2 / 2)

刘川简单收拾了一下,将宝物随身携带或者藏到地下。

宅邸众人都很识趣,包括闲不住的符宝,经过自己好几次严词强调,也不会随意踏入炼丹房。

但也要防止他人擅闯进来。

“可惜啊,要有个储物法宝就好了。”

刘川慢悠悠踏出房门。

不远处的凉亭,郑安期爷孙与荆轲纳凉。

暖风习习,湖面荡漾波涛,鲤鱼跳波,老龟潜行。

水汽与凉风作用之下,此地比外界烈日暴晒的空地舒适了不少。

又是一阵微风,绿竹与草木嗖嗖作响。

“奇了怪了,老夫总觉得草木怎么长得这般快?”郑安期觉得有些不对劲。

“真是如此。”荆轲言简意赅。

符宝伸着脖子,看不出什么东西。

她神经比较大条,一般不会注意这些东西。

“这小子越来越古怪了,该不会真让他炼出什么了吧?”郑安期哭笑不得。

算了,孩子长大了,他也管不住。

“话说,荆轲,咱们不用帮那两个孩子吗?”

郑安期看着烈日下暴晒的张良和陈平。

荆轲古怪一笑,说:“不必,灵宝测试门人,不用坏他好事了。”

砰!

张良一锄头挖到石块,差点把他的腰给震断。

他虽然是亡国遗民,家底还算丰厚,这辈子还没干过这么累的活。

一旁的陈平倒是觉得一般。

平日兄嫂给他的活比这个重多了。

“感觉如何?”

刘川走来询问。

“琅琊先生,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,非治国安邦,则兼济老弱,怎能做这种扫宅锄地之事呢?”

本来张良已经接受了拜师学医的事实,学点医道也算是有安身立命之本。

结果整整三个月,三个月没有半点收获,仿佛成了人家的护卫家丁。

张良性格豁达乐观,此刻难免有一丝抱怨。

陈平一听糟了,该不会又要被人赶出去吧,于是偷偷拉着张良的袖子,示意不要再多说。

刘川笑道:“大丈夫,一屋不扫,何以扫天下?”

“文王困而演周易,孔子厄而作春秋;如果这点小事都坚持不了,将来又如何灭秦?难道靠嘴巴?”

“整日想着复国报仇,有没有做好自己身边的事?这些年有没有一事办成?”

“当真以为平天下比扫宅锄地简单?”

此言震耳欲聋,张良呆若木鸡,半晌不能回神。

他是韩国卿相之子,从小被众星捧月,纵是亡国之人,家中亦有奴仆数百。

可以说从未受过真正的挫折,也未曾有吃苦的时候。

刘川一针见血,刺破了他好高骛远的本质。

“难道这就是我一事无成的原因……”张良喃喃自语,面如死灰。

十余载蹉跎,在别人眼里是个笑话。

“来者犹可追,往者不可谏。”刘川意味深长道。

回过神来,张良深深一揖。

“多谢先生教导。在下一定脚踏实地。”

张良意识到这位先生恐怕不仅有医术那么简单。

短短几句话,足以显示出此人乃治国安邦之才。

接下来,两人脚踏实地干活,不再抱怨,也不去想什么丰功伟业,专心处理当下之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