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章 不问苍生,问鬼神(1 / 2)

“恭喜仙翁!”

“仙翁教导有方啊,失敬失敬。”

众人纷纷向郑安期道贺。

“不敢当,不敢当。”

郑安期客气回复,借着刘川师父的名号四处结交,从此从乡野巫医,打入临淄方士圈,在临淄附近一带小有名气。

刘川回到座位。

张苍笑道:“刘先生,在下果然没有看错你。以后阁下可自由出入学宫,多来守藏殿与在下交流。”

“择日不如撞日,宴席结束正好带在下一观。”刘川迫不及待说道。

“好。”

张苍愣了一下,心想刘川还挺好学。

宴会结束,郑安期满面通红过来与刘川告别,说:“灵宝,我先去洞庭丈人家中坐坐,晚些回来。”

“好,师父慢点。”

刘川挺乐于见到师父与他人交流。

师父看起来与世无争,实则较为注重名利,一心想要获得别人认可。

如今也快六十岁了,与别人多交流也好。

“大夫稍等。”刘川对张苍说道。

“以后叫我文平即可。”

刘川拿出随身携带的木盒,将剩下的羔羊肉、炙腿打包起来。

易蒙和张苍面面相觑。

还真是特立独行的奇人。

“请!”张苍转身带路。

“阁下,记得找我!”易蒙在背后喊道。

“一定。”

重重回廊,深深宫殿。

阳光穿过重重绿荫,照耀在斑驳道路。

以今人的身份,走历史中的道路,刘川别有一番感悟。

台阶绿苔,诉说稷下学宫的古老与落寞。

稷下学宫建立一百五十载,在其兴盛时期,汇集了天下贤士多达千人左右,如孟子、邹子、田骈、慎子、申子、涓子、荀子等先贤。

这些人奠定了华夏文明的基石。

“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。”

任何事物都敌不过时间的摧残。

“到了!容我进去禀报。”张苍对刘川说道。

“多谢。”

殿内,回荡驱虫药香。

一排排架子放着新旧不一的竹简,一披头散发的白头翁埋头书海。

此乃守藏祭酒浮丘伯,荀子弟子之一,号称通读诗书。

“师兄,刘川来了。”

浮丘伯抬起头,疑惑道:“刘川是谁?”

“就是提出大一统之说的那人。”

浮丘伯这才想起来,于是放下刻刀,说:

“能说出如此高见,定是有经天纬地之才,让他进来吧。”

浮丘伯整理的是诗经。

很快,刘川进殿,一下子被殿中竹简吸引。

这要是装走,不得满满十大车。

“学生拜见祭酒!”

“随便看看。”浮丘伯也在打量着这个年轻人。

他一眼扫到方术部,走到方术部面前。

“神仙境界考……”

刘川眼前一亮,这是讲述神仙境界的书?

正要拿起,浮丘伯如数家珍道:

“绝地天通前的神仙之道,共分为五个境界:不食谷(山人),餐风露(真人)乘云气(神人)游四海(地仙)齐日月(天仙)。”

“山人寿一百,当世服饵、炼药、内气不过是在山人境界内打转。”

“若是有朝一日,餐霞饮露而生,便是寿一百八十的真人。”

“神人加寿三百,地仙加寿六百,天仙加千寿。”

刘川一边翻阅竹简,继续追问:“当世可有人修成真人?”

他神情略微兴奋,毕竟见到的真人大道。

若是成为齐日月的天仙,岂不是能活到现代了?

真人的标志是真气运行大周天。

所以自己应该是山人之境。

与世人不同的是,他炼的是炼气之道。

“炼气士连真气都没有,何来真人?”浮丘伯反问道,“架上方术书籍大多为近代伪作,不值一观。稷下学宫经过三次大火,真籍寥寥无几。”

“当然,也没法辨别,毕竟咱们没有真气。”

从落灰的架子来看,上面的方术竹简已经多年无人问津。

“原来如此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