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章 往事千年,日照之地(1 / 2)

噗通!

尸体扑地,荆轲收剑。

他面色平淡,战场似与之无关。

他不愿杀人,也不嗜杀,即便碰到市井无赖喝骂驱赶,也会装作无事离开,而不是与人好勇斗狠。

但受人之托护送卫光,便拼了性命保护对方周全。

许久未出手,荆轲看着自己的杰作,心中颇为满意。不论内力,只看剑法精妙,自己也是当世一流。

此时他瞥见那边。

那名被自己不放在眼里的少年,用出了和自己相同的招式。

“庖丁解牛?”

荆轲忍不住惊呼出声。

此剑招乃是自己独创,从未教过第二人。

难道这小子看一眼就学会了?

想到这里,荆轲走向刘川。

“敢问小兄弟,此剑法从何处所学?”

不仅是荆轲,郑安期也愣住了。

这小子怎么忽然像是换了一个人。

倘若不是自己练过辟谷术,不然真以为这小子把辟谷术炼成,成为上古炼气士了。

听到车夫的疑惑,刘川倒也诚实,说:

“兄台剑术精妙,在下无意模仿,兄台勿怪。”

荆轲深深看了刘川一眼,感叹道:“无妨,剑术本是互相切磋模仿,小兄弟一观便得几分精髓,属实是少有的剑道天才。”

这句话不是虚伪的客套,他属实没有想到一个十四岁少年能做到这个地步。

庖丁解牛是朝歌剑法其中一式,朝歌剑法乃是自己融合百家剑术所创。

此剑法要眼、耳、身、心结合。需要一心多用,用一分力,做出别人十分做不到的事。

旁人别说看一眼,自己手把手亲自教导也难以入门。

从这一点看,此人的确是天才。

“多谢兄台谅解。在下琅琊刘川,字号灵宝,敢问阁下高姓大名。”

“朝歌荆轲。”

“原来是荆轲?久仰大名。”

卫国人、剑客……不是大名鼎鼎的荆轲又是谁?

“小兄弟认识在下?”荆轲不解。

自己的名字都传到了齐国?

“先前从卫国行商口中听过阁下事迹。”

刘川有些疑惑,为何荆轲长相这般平平无奇,剑客不应该都是大帅哥吗?

不过转念一想,能被选为刺客,外表方面肯定不会太突出,否则百姓人群站着一个身高八尺,英俊潇洒的剑客,想不被人注意都难。

一旁郑安期听到两人对话,生怕卫光和荆轲抢走自己的川儿,于是说道:

“老朽这弟子可不仅仅有武学天赋,方术之道的天赋更是世间一流。”

“原来如此。”荆轲敷衍回答。

经过这一事,他对刘川有些另眼相待,将其放在和自己平等的地位。

凡世俗人难入自己法眼,但是天才除外。

“咳咳……。”

这时,卫光慢悠悠从马车下来,对周围尸体视若无睹,神情淡然。

他对荆轲有绝对的自信,不过是一群普通的盗匪。

倒是刘川有些令人意外,假以时日,定是个闻名一方的大剑客。

徒弟都这么厉害,师父还得了。

卫光对几人的态度又恭敬了不少,说:“多谢仙翁仗义出手,老朽无以为谢,这里有一篇早年购得的楚国祝融朱砂火丹术,现赠予阁下。”

说着,从怀中掏出精美帛书,帛书表面用楚国鸟虫纹写着数个大字:朱砂火丹。

他迟迟未出马车,也是在箱底翻找这些陈年收藏。

此物对自己无用,不如做个顺水人情。

“坏了。”

郑安期心道不妙,岂不是正中这小子下怀。

炼丹和制药不同,炼丹容易暴毙,而且开销巨大,一般方士都得投靠权贵以节省开支。

这小子……。

“多谢老丈。”

刘川忙不迭接过帛书,内心欣喜万分。

当真是瞌睡来了送枕头,师父不擅长炼丹,唯有制药。

学得炼丹之法,真气来源不必发愁。

随后,师徒两人回到马车。

郑安期正想说什么,刘川提前接过话茬,说:“师父放心,内气乃根本,炼丹当做偏业即可。”

“那就好。”

刘川登上马车,一旁符宝早已深深睡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