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2章 合纵连横(1 / 2)

厅内茶香袅袅,却掩不住李朝平眼中愈发炽热的光芒。

江云描绘的蓝图——一个由大昌主导、市舶司规范管理、而他们这些早期移民家族能从中获得巨大利益和权力的未来——像一块磁石,牢牢吸住了他的心魂。

然而,短暂的兴奋过后,一丝现实的忧虑浮上他的眉宇。

他斟酌着开口,语气变得谨慎:“伯爷深谋远虑,所勾勒之前景,实令人心驰神往。”

“只是…恕鄙人直言,吕宋此地,情况复杂,四大家族中,我李家与那林家虽源出中原,念及故土香火情,或可同心协力。”

“但另外两家,乃是本地土生土长的豪酋,一为掌控港口大部分力夫与修造业的巴朗盖家族,势力盘根错节。

另一家则是控制着内陆香料、矿产与土著部落的苏禄家族,手段…更为蛮悍直接。”

他叹了口气,继续道:“此地商贸虽日渐繁荣,但许多规矩仍沿袭旧俗,弱肉强食,信奉强权。”

“要让所有人都心甘情愿遵从伯爷所言的那套…呃…‘市舶司’的新规矩,恐非易事。若无非常手段,难保他们不会阳奉阴违,甚至联手抵制。”

江云静静听着,指尖轻轻摩挲着温热的瓷杯边缘,脸上不见丝毫意外或恼怒,反而露出一丝尽在掌握的微笑。

“李老爷所虑,甚是周全。本伯自然也未曾天真地以为,仅凭一纸章程或几句道理,便能令各方臣服。”

他放下茶杯,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,“规矩,从来不是谈出来的。而是需要足够的实力作为后盾,让遵守规矩成为他们最有利、也最唯一的选择。”

他目光锐利地看向李朝平:“若有人不愿遵守我们定下的规矩,那便是我们前进路上的绊脚石。对于绊脚石,有两种处理方式:一是将其搬开,二是…将其碾碎。”

李朝平心中一凛,屏息凝神。

江云继续道,语气仿佛在谈论天气般平常:“当前之势,不宜由我大昌水师直接动用武力,那样吃相未免难看,易激起同仇敌忾之心,于长远治理不利。故而,当务之急,是‘合纵连横’。”

“伯爷的意思是…?”

“请李老爷出面,联合林家。你们两家同气连枝,本就是此地最强的中原力量。”

“本伯的船队,以及船上的货物、兵甲,便是你们最强的后盾。”江云身体微微前倾,压低了声音,话语却如重锤般敲在李朝平心上,

“先用商业手段挤压,若他们不识时务…便寻个由头,借你们两家之手,辅以我必要的‘支持’,将那两家不识时务的本地豪酋,慢慢‘消化’掉。”

李朝平感到口干舌燥,心脏狂跳。他瞬间明白了江云的整个计划——

这是要扶植他们李家与林家作为代理人,逐步清除本土反对势力,最终垄断吕宋的权力和贸易!

而大昌,则隐于幕后,以最小的代价,获得最大的利益,直至时机完全成熟。

“待到那时,”江云嘴角勾起一抹冷峻的弧度,“整个吕宋最有话语权的,便是你们李、林两家。

在此设立市舶司,推行大昌律法,征收关税,岂不是顺理成章、水到渠成之事?

当然,”他话锋一转,留有余地,“若此计过程中遇阻,或有人冥顽不灵,届时我大昌王师再以‘调解纷争’、‘维护商贸’之名,堂堂正正介入,直接拿下此地,亦无不可。”

“只是那样,功劳和日后管理的主动权,可就不全在二位手中了。”

软硬兼施,恩威并济。

李朝平背后渗出细汗,心中却再无犹豫。这是一场豪赌,但赢面极大,回报更是惊人!

他立刻起身,深深一揖:“伯爷算无遗策,鄙人茅塞顿开!我李家,愿唯伯爷马首是瞻!”

“鄙人这便亲自去安排,请林家之主过府一叙!林家当代家主林文正,与鄙人乃是世交,其祖亦来自闽地,向来心向故国,此事定能成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