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4章 生了生了(1 / 2)

时光如水,在江云混杂着期盼与隐隐担忧的复杂心绪中静静流淌。

他几乎谢绝了一切外界的邀约,将全部心神都系于唐清婉一身。

随着产期的临近,他翻阅了不少这个时代的医书和杂记,越是了解,心头那根弦就绷得越紧。

这里没有无菌手术室,没有剖腹产技术,没有高效的止血药和抗生素……古代女子生产,无异于一道凶险的关隘,全凭产妇的体质、稳婆的经验和几分天意。

这份认知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江云心口。

他无法想象,若失去唐清婉,自己在这个世界好不容易构建起来的温暖与归属,将会何等崩塌。

这种恐惧促使他行动力空前。

他不惜重金,几乎是将姑苏城内乃至周边州县最有名望、经验最丰富的三位稳婆都“请”到了唐府,好吃好喝地供养起来,直言:

“务必确保夫人万无一失,平安生产后,另有重谢!”

此外,什么百年老参、灵芝、阿胶等滋补珍品,以及应对各种可能状况的药材,都早早备齐。

其用心程度,让唐修远夫妇看在眼里,既深感欣慰,原本他们自己的那份紧张,反倒被女婿这如临大敌的架势冲淡了不少,还时常温言安抚他不必过于忧虑。

唐府上下,也因此笼罩在一种静谧而期待的氛围中,下人们行走做事都下意识地放轻了脚步,生怕惊扰了安胎的夫人。

终于,在一个清早,唐清婉感觉到了规律且逐渐加剧的宫缩。

那一刻,整个唐府仿佛一架精密的仪器,瞬间被启动了。

预先布置好的产房立刻被投入使用,滚烫的热水源源不断送入,洁净的白布、锋利的剪刀、温补的参汤、镇痛的药膏……所有物品井然有序。

三位稳婆交换了一个沉稳的眼神,迅速进入房内,她们经验丰富,指挥若定,丫鬟们在其指导下安静而高效地忙碌着,虽紧张却不慌乱。

江云被坚决地拦在了产房门外。

听着门内隐隐传来的、妻子努力压抑却仍不可避免逸出的痛楚呻吟,他只觉得每一聲都像锤子砸在自己的心尖上。

他根本无法安坐,像一头焦躁的困兽,在门外的回廊下反复踱步,双手无意识地紧握成拳,指甲几乎嵌进掌心。

每一次屋内传来稍大的动静,他都恨不得立刻冲进去,却被岳母温柔而坚定地拦住。

“云儿,稍安勿躁,产房血腥,男子不宜入内,这是规矩。有最好的稳婆在,清婉会平安的。”

唐母的声音虽轻,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,只是她频频望向房门的眼神,同样泄露了她内心的焦灼。

唐修远坐在一旁的酸枝木椅上,强自镇定地端着茶杯,但那杯茶早已凉透,他也未曾啜饮一口,眉头紧锁,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那扇隔绝内外的门上。

时间在这一刻被无限拉长。

产房内偶尔传出的模糊指令声、妻子压抑的痛呼、以及自己胸腔里那擂鼓般剧烈的心跳声,构成了江云全部的世界。

他的脑海里不受控制地闪过无数可怕的念头:难产、血崩、感染……每一个词都让他不寒而栗,脸色愈发苍白,后背惊出一层冷汗。

这种煎熬不知持续了多久,或许只是一个多时辰,但在江云的感觉中,却仿佛过去了一整天。

突然——

“哇啊——!哇啊——!”

一声极其响亮、中气十足的婴儿啼哭声,如同破开阴霾的第一道阳光,又似最美妙的仙乐,骤然穿透所有的嘈杂,清晰地传入门外每一个人的耳中!

这哭声充满了蓬勃的生命力,瞬间击碎了所有的紧张与不安!

“生了!生了!!”唐修远猛地从椅子上弹起来,手中的茶杯“哐当”一声掉在地上也浑然不觉,脸上瞬间绽放出难以自抑的狂喜,皱纹都笑成了朵朵菊花。

唐母更是激动得浑身一颤,双手合十,不住地向四面八方鞠躬,声音哽咽地念叨:“祖宗保佑!菩萨保佑!多谢老天爷!平安就好!平安就好!”

江云则像是被施了定身术,猛地停在原地,愣了一瞬。

随即,一股巨大到难以形容的狂喜和如释重负的洪流瞬间席卷了他的全身,冲击得他眼眶发热,鼻尖发酸。

甚至因为过度紧张后的松弛而感到一阵轻微的眩晕,腿脚都有些发软,不得不伸手扶住旁边的廊柱。

紧接着,产房的门“吱呀”一声被打开,为首那位姓李的资深稳婆面带疲惫却洋溢着笑容走了出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