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2章 提议组建水师(2 / 2)

“其利之厚,远超想象。可见我大昌物产之丰饶,在海外备受推崇,价值连城。”

他稍作停顿,观察了一下皇帝的神色,见其认真聆听,便继续道:“草民出身商贾(虽为赘婿,亦涉经营),于商贸之事尤为敏感。”

“窃以为,此海贸一事,实乃一座尚未充分发掘的巨大金矿,若能由朝廷主导,规范经营,其利足以充盈国库,强盛国本!”

“然,”他话锋一转,语气沉凝下来,“海上非坦途。不仅有狂风巨浪之险,更有凶残倭寇横行!”

“我东南沿海百姓,饱受倭寇侵扰之苦,村镇被焚,百姓被屠,民不聊生。”

“倭寇乘快船来去如风,沿海官府疲于奔命,往往难以根除。”

“故而,草民斗胆进言:欲行海贸,必先靖海!恳请陛下,决议组建一支强大的新式水师,专司巡防海疆,清剿倭寇,护佑商船!”

“如此,既可靖平海患,保境安民,又能为朝廷开辟滚滚财源,实乃一举两得之策!”

江云将海贸之利与组建水师的必要性紧密结合,层层递进,阐述得清晰明了。

皇帝杨宣听罢,沉吟片刻,眉头微蹙:“倭寇之患,朕岂能不知?奏折年年有,请援岁岁来。只是……”

“此辈狡黠异常,依托海岛,伺机而动,劫掠便走,从不与我大军正面纠缠。”

“加之朝廷历年重心皆在北疆,于海防投入有限,致使此痼疾缠绵难愈。朕虽有心,然亦感棘手。”

江云深知倭寇问题的复杂性,但他今日的目的,正是要将朝廷的战略目光,从单一的北方草原,牵引至更为广阔的蓝色海洋。

“组建水师,巡海剿倭,亦确是老成谋国之见。然……”

他话锋一转,面露难色:“组建一支全新水师,非比寻常。打造战船、招募水手、配备军械、日常粮饷……”

“每一项皆需耗费巨万银钱。此次北征,耗费甚巨,朕之内帑亦几近掏空……”

“朝会上,若朕提出此议,恐……恐难逃户部、兵部乃至言官们的激烈反对。唉,国之大事,非朕一人可决啊。”

江云听到这里,心中那团火热被浇熄了大半,但他早有心理准备。

朝廷并非皇帝的一言堂,牵一发而动全身。这也更坚定了他另一条腿走路的想法:

必须加速“天上人间”在京城的布局,疯狂敛财!即便朝廷暂时无力组建海军,他也要凭借一己之力,造大船,雇人手,远航海外,将那名为“红薯”的高产作物带回中原!

皇帝杨宣看到了江云眼中一闪而过的失落,安抚道:

“江小友,切勿灰心。明日便是封赏大朝会,你亦需上殿听封。”

“届时,朕会将组建水师、探索海外、海贸,一并提出,付诸朝议。”

“小友你可在殿上,将今日与朕所言,尤其是海贸之利,向诸位大臣详细阐明!能否促成,便看天意与你的造化了。”

“是!草民遵旨!定当竭尽全力!”江云压下心潮,恭敬行礼。

此刻,他对明日那场关乎荣耀与未来的大朝会,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期待与决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