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做你的春秋大梦!谁让你先前搅黄我相亲?昨儿个我正憋着火,你偏要半夜来砸门,这不是撞枪口上了吗?我就是......给你个教训。现在看你要进局子,也不能做得太绝。"
"傻柱!"许大茂气得直跺脚,“我跟你没完!"
"得了吧你。"
"好了,事情既然说清楚了就好办。这事儿从许大茂的生活作风问题,变成了他和何雨柱的私人恩怨。虽然傻柱动了手,但许大茂半夜醉酒闹事在先,算不得蓄意伤害,顶多是正当防卫。至于脱裤子这事儿......属于打击报复。两人都有错,握手言和吧。"易中海一锤定音。
看着两人不情不愿地握了手,易中海敲敲茶杯:"散会!"
人群三三两两散去,议论声里夹着阵阵哄笑。
众人都不在意今日之事如何定论,他们与当事人无冤无仇,自然不会落井下石,但也未必会帮着说好话。横竖都是看戏,这个月又多了份茶余饭后的谈资,说不定晚上还能就着这出好戏多喝两杯。
"傻柱,这事儿没完!你等着瞧......"人群散尽后,许大茂指着傻柱的鼻子咬牙切齿道。
傻柱哪吃这套,一把攥住他的手指往后一掰。
"差不多的了,旁人信了也就罢了,你这厮倒真信了?"
今日之事对许大茂而言,简直就是场劫难。
冥冥之中自有定数也好,阴差阳错也罢,总归是应验了刘强当初的预言。血光之灾应验了,官运也受阻了,除了媳妇肚子里的娃暂时无恙,其他全都对上了。
此刻四合院里的风波,刘强全然不知。他正在厂里盯着装修进度,眼瞅着交货日期临近,工程却拖了后腿。
"不是说好下周一完工?"
"最早还得半个月。"
"半个月......"刘强拧紧了眉头。
原计划五天前就该材料到位开工,十天完成。剩下十天正好能调试新机器投产。新设备效率惊人,日产一吨货,折算成小包装就是万袋之数,比从前小作坊快了足足十倍!
这十天不仅能兑现qq糖的预售订单,还能囤货应对接下来的粮食换购。等换购进行几日,他计划推出新口味新包装,后续更有大动作——年前要办起正规食品厂,规模扩增数十倍,招工数百人。
可眼下工期延误,哪怕只耽搁几天,也会打乱全盘计划。
刘强面色阴沉。他最讨厌计划外的变故。
"半个月前就通知发货,怎么到现在材料还没到?“往常和颜悦色常给工人们送烟送水的刘强,此刻沉下脸来着实骇人。
师傅手一抖,烟灰落在穿着拖鞋的脚面上,烫得他猛地跳起来。
"问你话呢,哪个环节出问题了?"
厂家那边有人插队...”
"插队?"刘强眯起眼睛,周身骤然迸发出凌厉气势。离得近的工人不由打了个寒战。
所谓杀气,未必非要真刀真枪厮杀过才会显现。
商海沉浮本就是没有硝烟的战争。前世刘强能跻身城市之巅,在全国商界都排得上号,那是实打实拼杀出来的。他每个决策背后,都浸透着残酷竞争的血腥味。
要说恶行,他算不上十恶不赦,也从没违法乱纪。
但因他而破产跳楼的竞争对手,确实不在少数。
当年他踩着无数失败者的尸骨登顶,麾下员工数万,叱咤风云。若生在乱世,必是一方枭雄。
当权者不经意流露出的气场,往往令普通人难以承受。
"把厂家的联系电话给我。"
"好的,马上。"
在商业往来中,插队现象屡见不鲜。无论是规模庞大的工厂还是街边小摊,总有人倚仗关系破坏秩序。
生产需要周期,一旦有人插队,其他人的等待时间必然延长。
对于习惯精确规划时间的人来说,这种意外格外令人恼火。举个例子,假设你每天八点半上班,通勤需二十分钟。你会安排在八点起床,十分钟洗漱完毕,八点十分出门,途中顺便购买煎饼,边走边吃,正好八点半抵达公司打卡。
这个时间安排经过长期实践,误差已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。运气好的时候,甚至能提前两分钟到达。
但若某天买煎饼时,因摊主优先照顾熟人让你多等了片刻,后果可能很严重——要么迟到,要么饿着肚子工作。无论哪种情况,都会影响当天的工作效率。
此刻的刘强正憋着一肚子火。
他快步走向最近的公用电话亭,拨通了师傅提供的号码。
话那头传来懒洋洋的男声,带着几分痞气,仿佛正跷着二郎腿在办公室里吞云吐雾。
"是永东机械加工厂吗?"
"对,您哪位?要下单?"
"半个月前在你们厂订的货,按约定十天前就该交付,为什么至今未见发货?"
听闻是催货的,对方语气立刻冷淡下来,熟练地打起了官腔:"实在抱歉,最近订单积压,生产线紧张耽误了。您收货地址是?我查查......看到了,月初确实有您的订单。本该按时交货,但生产线出了故障。这样吧,这批货出来后,我们优先给您安排。"
字面上无可挑剔,但那敷衍的语调暴露了真实态度——仿佛刘强不是客户,而是讨债的。
刘强眉头紧锁,心知对方只是应付。挂断电话后,一切照旧。
这种厂家......
他握紧话筒,冷声道:"我不管你们有什么困难,三天内必须见货。连夜赶工也得给我发出来。"
"老兄,这就强人所难了,前面还有客户在排队......"
"我加钱。"
电话那头突然沉默。
"三倍价钱,另给你个人五百红包。条件是三天后中午十二点前,看到最高品质的货。"
"成交!"
永东机械加工厂办公室内。
光头陈放下电话,摸着油光发亮的脑袋,笑出了一脸褶子。
光头陈是老板的小舅子,专门管着货物的进出调度。这差使油水不少,平日里收好处的事儿他也没少干。
可像刘强这么大方的客户,他还是头一次碰上。
这职位虽说捞得到油水,但也就是些零花钱,红包塞不了多少。比上不足,比下有余罢了。
但刘强直接付了三倍货款,还额外要给他五百。当然,多出来的那两倍货款,他绝不会上交公账。这一来一回,净赚了一千多。
这买卖划算!
光头陈立刻叫来车间主任,把刘强的订单塞给他,要求全线加急生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