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子诚那副面对元嘉时冷硬如铁的气势,在对上沈燕宜含笑的眼眸时,瞬间土崩瓦解。
他方才还挺直的背脊不自觉地僵了僵,脸颊也染上了一抹可疑的红晕,说话又开始变得有些结巴起来。
看着他这副模样,沈燕宜心底不免起了逗弄他的心思。
只是这份心思还未开始,便被一个怯怯的声音从她身侧传来。
“姐姐……”
沈燕宜低头,正是方才那个拦车的小男孩。
他已经吃完了手里的糕点,小脸上恢复了些许血色,那双大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她,充满了感谢的情绪。
他小心翼翼地伸出小手,将一个东西递到了沈燕宜面前。
那是一只用青翠的竹叶编成的小蛐蛐儿,虽然手工略显粗糙,但形态活灵活现,看得出其中的用心。
“这是……给我的?”
沈燕宜有些意外,她蹲下身,与小男孩平视。
小男孩重重地点了点头,声音清脆:“谢谢姐姐给的糕点,这是我编的,送给姐姐。”
看着眼前小男孩的举动,沈燕宜眼底不自觉流露出一抹笑意。
她接过那只小小的竹叶蛐蛐儿,郑重地放在手心,对着他温柔地笑了笑。
“谢谢你,我很喜欢。”
小男孩的主动感谢,也牵动了周围的流民们。
大家见状,也都纷纷围了上来,对着沈燕宜和徐家兄妹,用最质朴的方式表达着感谢。
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颤颤巍巍地走上前来,就要对着徐子诚跪下:“多谢几位大人,若不是你们,我们这群人今日怕是……”
“老人家,不必行礼!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。”
徐子诚眼疾手快,连忙上前一步,稳稳地扶住了老人,不让他跪下去。
他看着眼前这些面带愁苦,却眼神纯良的百姓,心中沉甸甸的。
他沉声对众人说道:“百姓有难,是为官者的失职,让各位受苦了。”
他顿了顿,目光扫过众人,继续道:“只是如今京中情况复杂,恐怕暂时不会允许流民入城。大家若无处可去,不如先在此处安顿下来。”
“我会立刻派人送来帐篷和被褥,帮大家搭建临时的住处,每日也会派人前来施粥,保证大家不会再挨饿。”
最后,徐子诚给出了一个承诺。
“等我回京,便会立刻将此事禀明陛下,请陛下定夺,尽快为大家寻一个安身立命之所。”
徐子诚的话语掷地有声,没有半分敷衍。
流民们听着,看向徐子诚的目光都多了感激之情。
……
经此一事,天色已晚,去军营的计划自然也只能取消。
徐子诚坚持要亲自送沈燕宜回府。
马车缓缓停在沈府门前,沈燕宜正要下车道别,徐子诚却叫住了她。
“沈姑娘,请等一下”
他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巧的锦盒,递了过去。
他的动作有些僵硬,耳根红得几乎要滴出血来,视线也不敢与她对视。
“今日之事,多亏了沈姑娘,才让在下……在下没有错过帮助他们。这,这个……就当是在下的谢礼。”
沈燕宜打开锦盒,里面静静地躺着一支白玉兰花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