于杏儿现在这样,反而让她心中多了几分佩服,还别说,于杏儿这样,除了没读过多少书,也没学过琴棋书画,论性子和做派,可比楚氏亲手养大的夏明月强上不少,甚至这要是个男儿的话,或许还会比夏登云强上不少。
想到夏登云,夏明嫣忽然有了一个想法:“你想的倒是通透,这位夫人却迷糊得很,听了自己父亲的话去养别人的女儿,自己的女儿却不知是死是活。”
“殊不知在民间,这知晓亲生父母是谁的养子养女还好些,那不知父母是谁的,就是收养也找不到个好人家,毕竟谁晓得他们的亲生父母不是那等作奸犯科之人呢。”
“这孩子恐怕不会被太好的人家收养,没沦落到烟花之地去就不错了,日子定然不会过得太好,就不知道这当娘的,当真就能完全割舍掉么?”
迄今为止的任何一个朝代,人的等级都颇为森严,因此就没有不注重血统的。
那些大户人家或是好一些的人家有一部分是有养子养女的,虽说这些孩子中,男的长大之后多是做了这个家族的心腹或是管事儿,女的资质好的,可能去跟大家族的旁系子孙联姻,也可能嫁给家族内部的子侄。
可这样的人家在收养的时候可不是什么人都收的,那些个孤儿虽小小年纪没了父母,但大多数也都是有可查的户籍文书的。
那等良籍的孤儿,特别是父母生前与养父母家相识的最容易有好去处,像于杏儿这种没有户籍文书,连亲生父母是良籍还是贱籍都弄不清楚的,是最难有好去处的。
能有个干净人家被家仆收养,为奴为婢都算好的了,很多这样的孩子最终就是被卖去了烟花之地,模样不好的则多去了贱籍苦役那里。
好人家不敢收养这样的孩子,万一是奴籍,他们会想,怎么就把孩子生在外面了呢?是不是孩子的父母跟主家有矛盾,万一哪天被人发现了,会不会因为这个孩子让他们跟另一个大家子闹矛盾。而且好人家的女儿,竟然是个奴才秧子,他们也接受不了。
更有甚至,万一这孩子本身是罪籍呢?长成之后,万一被人发现了,一定会连累他们。而且他们的亲生父母不在了,万一他们的亲族还在,将来从流放之地赦免回来,会不会找上他们呢……
再有就是官府,这种无门无户、家族不详的孩子,也不会轻易给他们上良户和高门的户籍。
因此,即便大户人家和书香门第真遇上了这么一个可心、投缘的孩子,也只能养在身边的奴仆名下,将来让这孩子给家里的少爷、姑娘做个伴读,或是贴身服侍的侍女、小厮。
这孩子没了正经名分,又不是那奴仆亲生的,主家的疼爱也如那风雨一般,说不定哪天就没了,长大以后能有个好结局的也不多,能在主家府上当个得脸的奴仆,就已经是他们的造化了。
这还是好的情况,多数大户人家不会冒这样的险,毕竟家生子自己知根知底的孩子那么多,真要养在奴仆名下,不如就找他们的孩子。更别说赶上那闹灾荒的年份,清清白白的良籍孤儿那么多,要收养一个出身上没有问题的,并不难……
.msvvu.c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