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地,三年的时间,改变了很多。
华兴集团在沿海经济特区的投资版图已蔚为壮观。
一座座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,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贯通南北,港口里停泊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货轮。
在这些特区,变化是肉眼可见的:
年轻人穿上了时髦的牛仔裤,商场里陈列着进口家电,街头开始出现私人经营的餐馆。
但对这个拥有十亿人口的洪涝大国而言,这些改变仍如投石入湖——涟漪虽美,却远未波及整个湖面。
三年前,华兴建业以其标志性的"安居"模式,将特区房价牢牢锁定在普通人可以承受的范围。
八百元一平的价格像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,高悬在整个行业头顶。
各大房企纷纷转战内陆,带着在特区积累的资金和经验,在内地城市开启新一轮开发热潮。
当各大房企在内地新兴市场开疆拓土三年后,历史的车轮终于驶入了全新的轨道:内地,全面开放了。
在这个载入史册的时刻。
一架漆着华兴标志的湾流公务机降落在蜀都机场的跑道上。
舷梯落下,四十一岁的刘光天稳步踏上这天府之国的土地。
他身着定制的深色中山装,身形挺拔。
步履间带着掌控万亿帝国的从容。
在这个万元户就是新闻的年代,这位世界级富豪,正处在企业家最黄金的年纪——既有破局开路的魄力,又有纵横捭阖的阅历。
紧跟在他身后的是儿子刘振华。
剪裁考究的西装取代了昔日的夏威夷衬衫。
他环顾四周,目光最终落在远处工地的塔吊上。
"爸,这里的楼都不高。"
"正因为不高,才有我们来的意义。"刘光天双手自然地垂在身侧,声音里透着掌控全局的从容,
"三年前我们在特区立了规矩,现在..."
他望向这座正在苏醒的古城,一字一顿:
"要来立这里的规矩了。"
机场出口处,两拨泾渭分明的人马早已静候多时。
一侧是省政府派来的三辆黑色红旗轿车,车身庄重沉稳。
分管经济的副省长站在最前,身后跟着几位干部模样的随行人员。
另一侧则是华兴集团先期抵达的高管团队,五辆崭新的黑色华兴"耀世"系列整齐排列,在阳光下泛着冷峻的光泽。车队最前方,那辆标志性的华兴"领袖"宛如头狼般静卧,气势逼人。
“刘董事长,一路辛苦!欢迎莅临蜀都!”
张副省长快步上前,双手紧紧握住刘光天的手,力道透着热切,
“吴省长正在陪同中央调研团的领导考察,特地再三嘱托我向您致歉。他今晚在金牛宾馆设宴,亲自为您接风!”
这番话既表达了最高礼遇,也巧妙点出了刘光天在省里心中的分量——足以与中央调研团比肩。
刘光天与之握手,掌心干燥而稳定:“张省长客气了。吴省长日理万机,我们客随主便。”
他侧身引见团队:“这位是集团战略发展部总经理周航,负责西南地区的整体布局。”
周航上前与省长握手,姿态不卑不亢。
随后介绍的几位核心成员,个个气度不凡。
当刘光天的目光落在儿子身上时,语气里多了份不易察觉的温和:“这是犬子振华。”
张省长敏锐地打量了一眼这个年轻人——西装革履,眉宇间却仍带着几分青涩。
随即侧身让出通道,手臂舒展地做出“请”的姿态:“刘董事长,您先请。”
刘光天微微颔首,在张副省长的陪同下,从容坐进为首那辆红旗轿车的后排。
车门轻声关上,将外界隔绝。
车内,张副省长身体微微倾向刘光天,言语间满是敬重:
“刘董,您在特区创造的奇迹,还有为国家建设投入的真金白银,我们都看在眼里,佩服在心里。”
“您这次把内地投资的第一站放在我们蜀都,实在是我们的荣幸!”
刘光天闻言,脸上浮现出谦和而沉稳的笑容,他轻轻摆了摆手,语气真诚而不失力量:
“张省长言重了。特区的发展,靠的是国家政策的东风和全体建设者的汗水,华兴只是尽了一个企业应尽的本分,做了些微不足道的贡献。至于选择蜀都……”
他目光转向窗外掠过的街景,声音平和而坚定:
“是因为我们看到了这里深厚的底蕴和巨大的潜力,看到了省委省政府发展经济的决心和诚意。
华兴愿与蜀都共同成长,为这片人杰地灵的热土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。”
华兴的车队则载着此次随行的核心团队,紧随其后。
车队缓缓驶出机场,前方竟有交警摩托车开道。
警灯闪烁,所经路口一律绿灯放行,引得路人纷纷驻足侧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