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键是施肥,这个拖拉机可帮不上忙。
只能是用马车,地排车,运到地头上,然后再用人力挑着挑子,把粪肥挑到地里。
人工撒到地里。
这活可不轻松。
忙起来,自然就安静。
尤其是,靠山屯现在也算是财大气粗,不差钱。
天天中午都是猪肉酸菜炖粉条子,让大家可劲造。
自然更加安静。
金河岭那边,虽然已经答应过来盖房子。
还在组织动员阶段。
暂时还没过来。
所以,靠山屯整体上很安静。
再过几天,等金河岭的人来了。
估计,就没现在这么安静。
盖房子,本就是个劳动力比较集中的活,一下子要盖几十座房子。
可以说整个靠山屯都要变成一座工地。
对于这些,张红旗都没有在意。
他现在一心都在北山坡的改造上。
就连周日,大丫回来,张红旗都没功夫招待。
把蓄水池砌筑好之后,张红旗又接着处理之前挖出来的引水渠。
先把原来的引水渠填起来,然后在关键部位砌筑挡水墙。
对从蓄水池溢出来的泉水进行导流。
让泉水始终顺着石坡往下流。
这些石坡,基本上都是以前下大雨的时候,冲出来的天然水渠。
张红旗改造一番后,让泉水顺着这些水渠往下流淌。
又忙活了几天,靠山屯乱了起来。
金河岭的人,终于来了。
林场也用小火车,送来不少的椽条。
赵队长等大队干部,和金河岭的村长,一起指挥着金河岭的人干活。
先用林场送来的椽条,搭建窝棚。
未来一两个月,金河岭的人,就要在窝棚里居住。
搭建窝棚之前,金河岭的人,先通过抓阄的方式,挑选出自己的宅基地。
当然了,抓阄之后,如果不满意,可以自己协调,互相交换。
那个,就不归大队干部们管了。
一番乱腾后,忙活了两个多小时。
总算是把宅基地分了下去。
分完宅基地之后,才开始搭建窝棚。
各家把窝棚搭建在自家的宅基地上。
这次过来都是家里的劳力,老幼都没过来。
倒也不用担心,一个窝棚住不开。
上午的时候,张红旗没去凑热闹,照例给孩子们上课,给二丫三人讲解赤脚医生手册。
下午,才来到屯子,看金河岭的人干活。
都是干活的好手,张红旗到的时候,窝棚已经完成了框架。
估计,再有一个下午的时间,就能把窝棚搭建出来。
不影响晚上居住。
“红旗过来了?”看到张红旗,赵队长笑着打了个招呼。
“我过来看看,挺热闹啊!”张红旗对着赵队长点点头。
“给你介绍一下,这是金河岭的村长林长安。
林村长以后是咱们靠山屯生产队的副队长。”赵队长笑着把身边一个老人介绍给张红旗。
接着又介绍张红旗,“林老哥,这位是咱们屯子的卫生员。
是个有本事的人,咱们屯子能有今天。
还多亏了红旗,帮着出的点子。
咱们屯子那些拖拉机,就是红旗帮忙租借过来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