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3章 狗屁不通(2 / 2)

他投的那五千贯,占三成股,按照这个速度,大半年便能回本,剩下的便是纯赚。

刘靖轻笑道:“这不算什么,润州城毕竟没多少人,我打算待开过年后,将买卖铺开,在扬州、庐州、宣州等地开设分店,届时少不了要劳烦王兄打一声招呼。”

嘶!

王冲倒吸了口凉气。

这还只是一间铺子的收益,若是买卖在江南之地彻底铺开,光是靠分红,每年至少都能为他王家赚取数万贯。

此时此刻,他终于明白,为何那天刘靖说一成太少,执意要给三成股。

他娘的这也太赚钱了!

要知道,他们王家私底下也经营着不少买卖,比如质库、私盐等。

可是和蜂窝煤一比,那些买卖顿时就不香了。

关键这钱赚的轻松,几乎是躺着赚钱。

深吸了口气,王冲正色道:“你放心,开分店之时,我会提前打点好。不过这买卖利润太高,保不齐会有人眼红,届时可能需要分一杯羹,给他们一些甜头,如此能避免许多麻烦。”

刘靖点点头:“这一点我自然明白。”

“你明白就好。”

王冲微微一笑,而后问道:“人手可够?不够的话,我可以调一些任你差遣。”

原先他根本没把这买卖当回事,但眼下看过账本后,不得不重视了。

这就是一棵摇钱树啊!

刘靖婉拒道:“暂时够了,我又不是一下子把摊子彻底铺开,那样货源也供应不急,一步步来,按部就班。”

“也对。”

王冲深以为然地点点头,叮嘱道:“配方之事我就不过问了,你心里有数,若有人敢逼迫,只管与我说,我自会处理!”

他并非傻子,今日东市子那间蜂窝煤铺子闹这么大,他已经猜到了缘由。

刘靖定然是掌握了某种核心配方,能去除蜂窝煤中的毒性。

“好。”

刘靖点点头。

送走王冲后,小猴子与范洪立即围上前,满脸惊喜道:“东家你要当官儿了?”

监镇在权贵眼中,只是个芝麻绿豆的小官儿,可在平头百姓眼中,那也是高高在上的存在。

毕竟,再如何小,那也是官儿啊!

“不错。”

刘靖笑着点点头。

“恭喜东家,贺喜东家!”

“祝东家平步青云,官运亨通!”

小猴子与范洪二人发自内心的开心,漂亮话一句接一句。

事情尘埃落定,刘靖心情大好,给他们每人发了一贯赏钱,沾沾喜气。

回到柜台,施怀德罕见的露出笑容,贺喜道:“恭喜东家。”

刘靖说道:“你方才也听到了,士卒佐属自招,我本想让你随我去镇上,不过铺子这边还需要你,所以打算等过段时日,再调你过去。可有好友推荐?能力是其次,但品性一定要好。”

物以类聚,人以群分。

以施怀德的性子,人缘一定不会太好,但有能相交甚密者,也定然不是轻浮之人。

否则,也处不到一块去。

闻言,施怀德思索片刻,沉吟道:“承蒙东家信任,我有两位好友,一名吴鹤年,一名张贺,皆是学富五车,品行端正之人,不过他二人一个心高气傲,一个性情古怪,能否相助东家,我也不知。”

刘靖轻笑道:“不碍事,你只管将二人住址与我。”

施怀德不语,提笔写下两人住址,交给了刘靖。

接过纸张,刘靖见天色尚早,便出门了。

先找的人是张贺,家住城北,距离铺子并不远。

约莫一刻钟后,刘靖按照地址,寻到一处胡同里的破旧小院前。

院门破旧不堪,下半截有一个大洞,莫说孩童了,便是成年人稍稍躬身弯腰,也能从门洞里钻进去。

其装饰作用,远远大于实际作用。

院门左边的黄土院墙,被雨水冲塌了一大块,透过坍塌处,能看清院中的景象。

小院不大,一间黄土屋,茅草铺就的屋顶泛着灰黑色,显然已经开始腐烂。

院中,一名身着粗麻衣裳的男子,一手捧着书,一手推着磨。

男子年岁不大,胡子邋遢,头发也略显凌乱,此刻的注意力完全在手中的书上,只是机械的推着磨盘。

在其身侧,还站着一名头包布巾的妇人。

刘靖一般不会以貌取人,但这妇人长的着实有些丑,地包天,朝天鼻,皮肤黝黑,不过做事却极为利索,不断拿着木勺将泡发好的黄豆放进石磨里。

这时,男子不慎踩着妇人的脚,妇人当即骂道:“你眼瞎了啊,又踩着老娘的脚了。”

男子却恍若未觉,继续机械的推着磨。

见状,妇人骂骂咧咧地嘀咕道:“看看看,一天到晚就知道捧着破书看,有个甚用?书里还能看出铜钱来不成?老娘也不知上辈子造了什么孽,嫁给你这夯货,白日要卖豆腐赚钱养家,夜里还得伺候老老小小,牲口都比俺松快。”

刘靖推开门,大步踏进小院,嘴角含笑道:“非也非也,安居不用架高堂,书中自有黄金屋。娶妻莫恨无良媒,书中自有颜如玉。”

“又是哪个破落户……”

妇人只以为是夫君的好友,一张口就没有好话,待看清刘靖后,不由一愣。

哟,这郎君生的当真俊俏。

张贺抬起头,评价道:“你这诗狗屁不通,不过却也有些道理。”

“哈哈!”

听到张贺说这首诗狗屁不通,刘靖非但不恼,反而哈哈大笑。

老实说,以诗词的角度而言,赵恒的这首《劝学诗》确实算得上狗屁不通。

奈何人家赵恒是皇帝,而且是为天下百姓劝学所做,就算是一个屎盆子,文官们也得给它镶上金边。

那妇人回过神,不复方才的泼辣,柔声细语道:“小郎君看着面生,所来何事?”

“我名刘靖,新任丹徒监镇。”

刘靖自报家门,旋即朝着男子问道:“你便是张贺?”

“正是。”

张贺点点头。

刘靖笑问道:“如今我麾下缺一主事,你可愿去?”

“愿去愿去!”

还不待张贺回答,妇人便连连应道。

张贺却摇摇头:“吾饱读诗书,身负经世之才,岂会委身做一胥吏,去休去休,你且回吧。”

那妇人顿时急了,气的破口大骂:“姓张的,你若不去,老娘便与你和离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