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7章 建国成功(1 / 2)

王宫议事大厅,

其实就是一处五十多平米房间,

李长青坐在主位上,

两侧分别坐着包不同、风波恶、李忠、严纲、李肃、郭盛、杨成、周大海以及其他七八个后来提拔起来的属下,这些人就是现在整个大燕城的高层。

这些人,

每个人都管着一块事,平时都忙得不行,

开会,

就是向李长青汇报各方面工作的进展,

“公子,诸多事宜已经准备完毕,您看什么时候宣布建国?”包不同问道。

“后天是个好日子,就后天吧。”

听到马上就要建国,这些人一个个很是兴奋,建国后,他们就是开国功臣,从他们起,能建立起一个家族。

两日后,

天清气朗,

祭台上摆满供品,

护卫军分列两旁,

远处广场上,是上万百姓,

李长青走在最前面,王语嫣落后一步,阿朱阿碧在旁边伺候,再后面是李长青手下十几名骨干。

郑重登上祭台,

其他人仰头观看,

李长青手捧一张黄纸祭告天地,大声朗诵起来,

“燕人慕容复,谨以清酒太牢、玄纁束帛,昭告于皇天上帝、后土神祇、列祖列宗之灵:

盖闻乾坤定位,肇启鸿蒙;帝王建国,必承天休。昔我慕容氏,起于昌黎,兴于辽碣,燕祚累世,雄视北疆。武宣王挥鞭断流,景昭帝继业开疆,其时带甲百万,带砺山河,何其壮也!惜乎晉末纷争,胡尘暗渡,宗庙焚于烈火,社稷隳于丘墟。子孙流离,寄人篱下,然 “复燕” 二字,刻于骨髓,传于薪火,未尝一日或忘。

复不才,承先祖余烈,怀再造之志。携家臣,率部众,浮海万里,越惊涛,破狂澜,历寒暑,终至这南溟新土。

此地沃野千里,膏壤无垠,东枕沧海,西接莽原,南望诸岛,北连旷野,实乃天授佳境,可避中原兵燹,可兴万世基业。今复与部众勘定疆界,筑城立郭,定国号曰 “燕”,都于大燕湾,以承燕祚,以续宗祧。

当此之日,复谨率文臣武将、士农工商,祭告于天地:

愿天垂鉴,佑我新邦。风雨以时,五谷丰登;寒暑不忒,民无疠疫。愿地效灵,固我封疆。山无崩颓,川无溃决;矿藏自出,草木蕃昌。

复必以仁政临民,以法治国。兴农桑以足衣食,开阡陌以尽地利;设庠序以教礼乐,立工坊以利器用。待民如赤子,视臣如股肱,内修德政,外抚远夷,使老有所终,壮有所用,幼有所长,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。

今献牺牲,荐馨香,恭请天地神祇、列祖列宗,飨此微礼,佑我新燕,永固万年!尚飨!”

就在李长青宣读完祭文后,

他脑海里响起系统提示音,

【检测到宿主建立‘燕’国,实际占领土地面积1.2万平方公里,人口5.6万人,任务进度:1.7%,请占领更多土地,增加更多人口。】

看到系统提示,

李长青大喜,

虽然任务进度只有可怜的1.7%,但这已经证明系统是承认海外建国的,这就足够了。

路走对了比什么都重要,

剩下的就只剩努力。

祭告天地完毕,

百姓散去,

李长青带领手下来到王宫,

开始赐封,

之前他不知道能不能建国,所以没做这一步,现在建国成功,是时候给手下一些应有的奖励了。

封王语嫣为王后,

封阿朱阿碧为王妃,

三女都是喜悦又激动。

封四大家臣邓百川、公冶乾、包不同、风波恶为侯,职务另计。

邓百川、公冶乾虽然没在,但封赏也绝对不会少了他们的。

封李忠、严纲、李肃、郭盛、杨成、周大海为伯,职务另计。

其他人也是各有封赏。

众人皆大欢喜,一个个叩首谢恩。

尤其是周大海,自己一个跑船的船老大,没想到送一趟人,就成了开国伯爵,简直跟做梦一样,他现在的忠诚度,绝对不比李忠严刚他们低。

既然建国,

那就要制定相应的国策,

李长青准备直接抄作业,

各项国策,大部分拷贝大宋的,剩下一部分根据实际情况更改。

土地政策,大燕国实行人头制度,每个人能分到30亩地,只要出生就给,这块土地你能盖房能种地能放牧,但不允许买卖,死亡家属可以继承。

以后从大宋弄来的人口,也享受同样政策,只要落地每个人就给30亩土地。

一人30亩地看似很多,

可对澳洲来说却是毛毛雨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