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2章 辽国有海船(1 / 2)

在西夏获得大量马匹和粮食,

李长青非常满意,

这次西夏之行的目的基本已经达到,他准备去完成下一个目标。

他想要海外建国,

去海外,海船自然少不了,其实这个年代海船已经发展的不错,大宋和大辽都有海军,根据历史记载,大宋和辽国还在海上发生过海战。

李长青想弄一批海船带去海外用,

当初让四大家臣准备一艘海船,只是为了掩人耳目而已,

海上风险极大,一艘船怎么够用,

最少要有备用的,

买船太耗费钱财,不如直接去拿,

不好对大宋海军下手,他就瞄上了辽国的海军,他的要求不高,弄个三五十艘战舰就行,洞天内有大湖,多少船都装的下。

辽国的海军,在莱州、锦州、辰州、苏州都设有军港。

这里的苏州不是江南苏州,而是后世的辽宁大连。

其中属苏州港最大,

李长青的目标就是他,要弄就弄最大的。

从西平府出发,李长青一路往东走,西夏那边不好走,他再次进入大宋境内,走沧州、邢州、齐州,一直到登州,这一路上很是顺利。

李长青也听到了关于慕容复的事,

叫来小二打听了一下,

才知道如今慕容复这个名字出名了,

被大宋皇帝赐予“侠义之士”牌匾,名声已经在民间流传开。

不错不错,

那个洪德城守将章楶还是挺讲信用的,没有贪墨他的功劳,如实上报了上去,大宋皇帝这个赏赐也不错,奖励官职财务他不在意,赐牌匾扬名这种事很对他的心思。

“公子,茶馆里就有慕容公子三烧西夏军的评书,您可以去听听。”

李长青还真去听了一下午,

“且说这慕容公子,头扎书生巾,身穿书生袍,完全就是一副书生打扮,面对数万西夏大军,心中巍然不惧,趁夜施展绝顶轻功,拿出准备好的火油泼洒在粮草上,准备烧了西夏军粮,就在这时,西夏军有高手发现有人潜入,飞掠出来拦截,慕容公子轰然一掌拍出,与西夏高手对战在一起.......”

“一烧粮草,断西夏军粮,二烧军械,让西夏军不能攻城,三烧帅帐,那一晚西夏主帅差一点被烧死,胡子眉毛都烧没了.....”

台下观众听到这里,

全都哈哈大笑起来,

有人大呼痛快,抓着一把铜钱丢到台上。

李长青看到这一幕,

心里轻轻笑了几声,自己这不止扬名了,再宣传下去,没准以后能被列为民族英雄也说不定。

第二天,

李长青乘着一条风帆渔船出海,行了两天距离大连已经不远,船家不敢再靠近,李长青给了船钱,放下一条小船摇着离开。

夜间,

辽国军港静悄悄,

码头港口停泊着大大小小的各式战舰四五十艘,

楼船,船体庞大,设有三层高楼和防御武器。

斗舰 ,属于轻型攻击船,速度快行动灵活,发起突袭战最合适。

走舸 ,属于侦察巡逻船,体型轻便,适合狭窄水域活动。

海鹘 ,更适合海战,前高后低造型稳定,配备浮板辅助航行。

车船 ,主要用于运兵,一船可载五百人。

这些船,

有的以人力为动力,有的以风帆为动力,有的则是人力风帆两种动力模式同时具备。

港口除了军舰,

还有几十条大型打渔船,这些渔船也都是官方的,专门用于官府捕鱼售卖。

李长青摇着小船在码头边一路行过,那些战舰和渔船纷纷消失,全部被他放在洞天的大湖里,洞天的大湖足有几十平方公里宽,有十几个西湖湖面大,放这些船完全小意思。

这些船里,

有些船上还有辽国海军的士兵和船员,

李长青派出李忠他们,

对这些船挨个搜查,最终搜查出一百多人。

他要求李忠问出这些人航海行船的本事,然后组建护卫军海军,至于怎么审问怎么学,李忠他们几个就能做好,不用李长青操心。

收了战舰和渔船,李长青还没结束,

他从那些俘虏的辽国海军嘴里得知,附近还有一个大型造船厂,李长青来了兴趣,

以后自己肯定要造船,

这个造船厂完全可以全部搬迁走,

没有工匠,

没关系,

把工匠也收进来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