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瑜来回踱步,思量了一会儿,转身对孙策说道:
“我们可以先试试策二。”
孙策问道:“你是说暗杀陆康的计划?”
“为什么?直接用玉玺换取兵权不是更轻松吗?”
周瑜解释道:“借兵可以,我也有办法让袁术不反悔。”
“而且我也赞同此人说的话,玉玺乃身外之物,我们如今最要紧的是拿回兵权。”
“但我认为玉玺是我们的底牌,不能轻易拿出来作交换。”
“可以留在后面适当的时机再使用。”
“第一策有伤天和,而且瘟疫不可控,不知道这场瘟疫会带来多大的后果。”
“第二策虽然有些阴损,但如此人所说,上兵伐谋,攻心为上,能用最小代价拿下庐江郡,何乐而不为呢?”
孙策也没怎么想,脱口而出道:“行,都听你的。”
“那你说应该怎么暗杀陆康?现在他全城戒备,我们连城门都进不去,如何暗杀?”
周瑜思索道:“那就撤军,让他把戒备取消。”
孙策不解道:“撤军?那袁公路不得骂死我?”
周瑜道:“你可以申请改道攻打东边的丹阳郡。”
“如此一来,陆康会认为你在声东击西,表面声称要打庐江郡,实则打丹阳郡。”
“而且丹阳郡也确实会猝不及防,将军可借此连攻几个县城,打出声势,让陆康放松警惕。”
“顺便沿途吸收兵源。”
“随后为再安排人找机会暗杀陆康,将陆康之死嫁祸给江夏士族。”
孙策道:“怎么嫁祸?我不会啊?去哪里找刺客?”
周瑜自信地笑了笑:“放心,冲锋陷阵我不如你,但挑拨离间我在行。”
“你就安心地攻打丹阳郡,我安心地搅弄庐江郡内部。”
“等一切时机成熟,你忽然掉头向西冲进皖城,让所有人猝不及防。”
孙策问道:“这计划要不要跟袁公路说?”
“如果不事先说清楚,恐怕到时候他会以违抗军令处置我。”
虽说将在外,君命有所不受。
但孙策这个将的咖位太低,而且庐江郡就在寿春隔壁,想禀报什么半日来回就足够了。
大多数情况下,不存在什么“将在外”。
战术你可以不禀报,但战略是必须禀报的。
周瑜摆摆手道:
“袁术心胸狭窄,他虽然想要打下庐江郡,但他也不希望你重新夺回兵权。”
“他大概率会踢开你,让阎象、杨弘等心腹来操作。”
“所以,事以密成,此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,我们悄悄做就是了。”
孙策用力点头道:“好!听你的!明天我就去禀告袁公路,改打丹阳郡。”
翌日。
孙策求见袁术。
袁术侧躺在榻上漫不经心地问道:“伯符大清早前来所为何事?”
孙策抬眼看了一眼高台上的袁术,他手中的星云琉璃珠果然从不离手。
似乎对把星汉握在手里的感觉有着一种异样的痴迷。
孙策拱手道:“主公,我认为此时是攻打丹阳郡正是好时机。”
袁术坐了起来,轻笑一声:“朝令夕改....”
“你当行军打仗是儿戏吗!?”
“你觉得谁好打就打谁吗!?”
“你知不知道庐江郡对我们的重要性!?”
袁术一声声质问声在大殿中回荡。
他一脸怒容,紧紧地盯着孙策的眼睛。
孙策面不改色,迎着袁术的目光道:
“主公,庐江郡我还是会打的,只是现在我观察到丹阳郡在放松警惕,正是突袭的好机会。”
“若是能拿下丹阳郡,我就可以用丹阳郡补充兵源,然后反攻庐江郡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