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1章 吕布首战告捷(1 / 2)

吕布从军营点好八千兵马,便带着部将和士兵们浩浩荡荡地往南郊出发。

准确的来说是东南方的蓝田县。

长安有八条运河,李傕就算把其他七条河都控制了都无所谓,唯独灞河不能被李傕控制。

因为其他七条河都是用于运送关中粮食的。

唯有灞河用于运送关外粮食。

蓝田县是长安的粮仓,也是转运粮食的重镇。

蓝田县旁便是灞河,自东南,向西北顺流而下,最终汇入长安北边的渭水。

而渭水又是自西向东汇入黄河,而且九曲十八弯,若是逆流而上运粮,路程极远,成本极高。

因此关东粮商,诸侯上贡以及地方纳税的粮食,都会先入渭水逆流而上一段路程。

然后转运陆地,从陆地转入灞河。

灞河自东向西,正好顺流而下,在长安城内的灞桥停船,将东边的粮食运入长安城内。

这是用时最短,成本最低的路径。

而灞河是由几条东方的支流汇聚而成的。

荆州方向的运粮便是从商洛附近的支流运来的。

几条支流交汇的地方便是蓝田县。

可以说,控制住蓝田县,就同时把几条支流的漕运都控制住了。

同时蓝田县又是粮仓,攻占蓝田县还能得到大量粮食,补充军需。

吕布要的不是夺回蓝田县的粮食,也不是占据蓝田县。

现在西凉叛军已经形成合围之势。

他一个人在蓝田县守着,孤军在外,兵力又少。

李郭大军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把他淹死,根本守不住。

他不是楚霸王那样,一人杀一千人都不带喘气的。

他自觉自己杀一千人就得累垮。

他的主要目的是守住蓝田县两天。

因为明天就会有一批新粮食运来,他只要护送这批粮食沿着灞河运入长安城内,长安城的军粮就能多维持一个月。

长安疲敝已久,粮食主要靠关外输送。

李郭匆忙起兵,又没有能力进攻关外的刘岱,袁术等诸侯。

他们的粮食来源只能靠劫掠关中百姓的余粮,坚持不了多久。

若是朝廷能获得这批粮食,李郭大军将会陷入一个月后缺粮的窘境。

有两个月粮食的朝廷将能更加从容地守城。

可以说,吕布这场战役的胜利,足以影响后续长安战局的走向。

若是吕布胜了,以后吕布可以说:

“要不是我舍生忘死,不顾王司徒反对,带着八千并州兵运送粮草,恐怕长安早就被攻陷了。”

他在朝中的话语权将会因此大大提高。

这就是首胜之功的好处。

皇甫嵩和朱儁等朝廷元勋已老,朱儁已经被边缘化了。

等皇甫嵩也被边缘化后,有首胜之功的吕布就能坐稳军中第一把交椅。

正当吕布在幻想着未来的美梦的时候。

忽然看见前方乌泱泱的大军行走在野外,似乎是准备调往长安南门的杜陵县。

杜陵县位于长安南门口,占据杜陵县能堵住长安的南门。

那大军的大旗上写着“李”字,看样子是李傕的军队。

显然,李傕的军队也发现了吕布的军队,整个军队停了下来,连忙摆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