事实证明欺软怕硬是人之常态,向老头想发作,迎上何金凤那张嚣张凌厉的脸,硬生生将心头的不满忍了回去。
向老太年轻时在大户人家里做过帮佣,练就了一手好厨艺。
桌上的几道硬菜都是向老太掌厨,比国营饭店大厨做的还要好。
粉蒸肉软糯香浓、肥而不腻,清炖鱼鲜香可口,没有半分鱼腥味,连大锅菜的味道也出奇的好吃。
男人们要喝酒,何金凤吃饱后,带着向暖早早的下了桌。
西屋里,何金凤好奇询问向暖,“你奶做饭一直这么好吃吗?”
向暖仔细想了想,“家里有儿媳的婆婆都不做饭,我奶平日里也不做。”
向老太只在家里有客人的时候下厨,而家里有客人时,原身通常是上不了桌的。
吃都没吃过,向暖哪可能知道向老太做的饭好不好吃?
同一个屋檐下相处十多年的亲祖孙,竟连亲奶的一顿饭都没吃过?
何金凤心里不是滋味,揉了揉向暖的头,“都什么年代了,家里还搞阶级分层那套!暖暖放心,在咱们家谁都有资格上桌吃饭。暖暖你不但能上桌,还得坐最好的位置。”
后妈总能在第一时间感同身受到她的委屈,向暖张了张嘴,又不知该说些什么,只能回以感激一笑。
过了会儿,向文礼也从酒桌上下来回了屋。
他们前晌只办理了户口转出证明,下晌得去镇一中办理学籍转出证明,另外还得提前去火车站买返程的火车票。
何金凤想跟着向文礼一起去县里,被向文礼拒绝了,让她待在家陪向暖。
向家只一辆二八杠自行车,怕一人办事不方便,由何老三载着向文礼去了镇上。
到了镇上,向文礼将钱交给何老三,让何老三搭车去县城买火车票,自己去学校办理转学籍的事儿。
将何老三送上公共汽车,向文礼没急着去镇一中,而是去了位于镇尾的一条偏僻巷子。
一个普通院子前,向文礼支好自行车,对着破旧木门叩了六下。
片刻后,木门从内被打开,一名右脸上有刀疤的年轻汉子出现在门内。
“你找谁?”年轻汉子凉声询问。
向文礼微扬了扬唇角,“送上门的钱,挣不挣?”
刀疤汉子从上到下将向文礼仔细打量了一番,请他进了门。
堂屋里,刀疤汉子再次与向文礼确认,“你要我拿着着这假欠条去向阳村收账?近千元的钱款,当真能要得回来?”
“欠条是假的,可上头的签字和手印都是真的,十成的几率能回账。这笔买卖虽不大,但却是两头进账,于你们来说是桩稳赚不赔的好买卖。”
说罢,向文礼从怀里掏出六张大团结,推到年轻汉子身边,“我可以先把这头的钱结了,六六大顺,事事顺。”
年轻汉子瞧着崭新的六张大团结,轻笑一声,“呵,既是桩好买卖,我便接下了。事成后,我该怎么联系你?”
“不用联系我,要账所得全归你们,我不参与分账。你们只要把我交代的话,一字不落的带到就行了。”向文礼语气随意。
年轻汉子面上闪过讶然,随即面上的笑容放大,“哥们儿的胸怀不是一般的敞亮,回头有了这种好买卖,还来找弟弟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