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55章 公安厅长!(1 / 2)

招待所的别墅里,穆连成看着沈青云的反应,眼里露出一丝满意。

他原本还担心沈青云年轻气盛,会对这个安排有想法,现在看来,沈青云比他预想的更沉稳。“你能这么想就好。”

穆连成拿起紫砂壶,给沈青云续上茶,缓缓说道:“杨宏毅同志有能力,但也有缺点,比如有时候过于注重本土经验,对新的治理方法接受度不高。你在粤东搞的欠薪整治联动机制、积案复查技术手段,都是好做法,不妨跟他多聊聊,说不定能碰撞出新思路。”

沈青云点点头,在笔记本上记下“杨宏毅:本土经验丰富,需沟通新方法”几个字,笔尖停顿了一下,又补充道“文物案实绩突出”。

他习惯把每个人的特点和工作重点记下来,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。

“对了,你跟杨宏毅同志还没见过面吧?”

穆连成忽然问道:“明天的任职见面会上,你们会正式认识。会后你可以主动找他聊聊,不用太正式,就当是同事间的交流,先熟悉熟悉。”

“好,我会的。”

沈青云合上笔记本,指尖在封面上轻轻摩挲。

他能感觉到,穆连成的这番话,既是指导,也是在给他铺路。

让他主动示好,避免一上来就陷入对立。

毕竟,政法工作需要公安部门的配合,要是和公安厅长搞僵了,后续的工作很难推进。

两人又聊了些西川的省情,穆连成提到川西高原的民族地区治理难度大,建议沈青云年后去调研一趟:“那边的少数民族老乡很淳朴,但也有自己的习俗,政法工作要讲究法理情结合,不能照搬内地的经验。”

穆连成对沈青云语重心长的说道。

沈青云一一记在心里,偶尔提问,比如民族地区的警力配置、双语普法的推进情况,看得出来是真的在为后续工作做准备。

不知不觉,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,院子里的路灯亮了起来,暖黄色的灯光照在青石板上,映出腊梅的影子。

穆连成看了眼手表:“时间不早了,你也早点回去休息,明天的见面会很重要,省委班子成员都会在,好好准备下发言。”

沈青云站起身,双手握住穆连成的手:“谢谢部长今天跟我说这些,让我心里有了底。请您放心,我到了西川,一定不辜负中央的信任,把政法工作做好。”

穆连成拍了拍他的手背,力道不轻不重:“我相信你。记住,不管遇到什么困难,都要沉住气,多听、多看、多问,西川的政法队伍是有战斗力的,只要你带好头,一定能打开局面。”

………………

走出二号楼,郑浩还在门口等着,看到沈青云出来,连忙迎上去:“沈书记,需要我送您回酒店吗?”

“不用了,郑同志,我自己打个车就行。”

沈青云摆摆手,笑着说道:“麻烦你等这么久,谢谢了。”

郑浩笑着说:“应该的,沈书记。明天早上八点,我会去酒店接您去省委大楼,您早点休息。”

沈青云点点头,沿着青石板路走出招待所院子。

门口的出租车已经等了几辆,他随便选了一辆坐上去,报了酒店地址。

车驶离招待所,窗外的街景渐渐热闹起来,路边的火锅店飘出麻辣的香气,霓虹招牌在夜色中闪烁,锦城的夜晚比白天多了几分烟火气。

沈青云靠在椅背上,闭上眼睛,脑海里回放着和穆连成的谈话。

杨宏毅这个名字像一颗石子,在他心里激起了涟漪。

三十多年的西川公安资历,破过文物大案,还有老同志撑腰,显然不是个容易打交道的角色。自己刚到西川,没有根基,只能先从沟通入手,既要尊重对方的经验,也要慢慢渗透自己的工作思路,找到双方的契合点。

他睁开眼睛,拿起手边的笔记本,翻到记着杨宏毅名字的那一页,在后面又加了一句“重点沟通文物案侦办经验,寻找工作共鸣点”。

基层工作多年的经验告诉他,没有永远的对手,只有暂时的分歧,只要能找到共同的工作目标,就能形成合力。

出租车停在锦城宾馆门口,沈青云付了车费,走进大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