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2章 通透(1 / 2)

房间门口站着一个老人和两个孩子,老人是一脸茫然,孩子则是有点好奇也有点胆怯看向他们一行人。

“这是孩子们的太爷爷,大孙子叫夏子清孙女叫夏子洁。”

“爷爷,我们来打扰您们了。”

“没事儿没事儿。”

尽管不知道七巧他们是干什么的,但儿子儿媳带回来的是客人,所以老人还是很大度的说没事儿。

“爹,我让姑娘他们来咱们家打地铺,也好过住在村子外面。”

“好好好。”

老爷子没意见。

七巧她们才放了心,毕竟是贸然前往万一搞得他们一家人不和谐就不好了。

“请坐。”

两个孩子则连忙去端凳子。

事实上这个家真没有多的凳子,连烧火用的小板凳都端出来了也不够用,他们显得很窘迫。

毕竟,这不是待客该有的样子。

“妨,我们坐了一天的马车也累了,站一会儿也好。”

夏大娘夫妇则去抱了谷草,一捆一捆的抱回来跪在地上铺平,然后从自家床上扯下席子铺上。

“姑娘,条件简陋,你们不要嫌弃。”

“这已经很好了。”

是真的好。

他们今天晚上在村外露宿,原本计划的就是老弱妇孺挤在马车里,男人们则在马车外围着火堆坐着等天亮。

如今将文先生夫妻和十来位老幼过来借宿了,马车也能腾出来供他们轮流睡一个时辰。

七巧想,往后昌元县通往永昌会经常走这条必经之路,要在这个村子找一个落脚之处了。

夏大娘之前盛情邀请过,这一家人看着就老实本份,七巧觉得可以考虑。

这一宿虽然是地铺,但是因为长途坐了马车实在是困,大家都睡得很香。

让七巧没想到的是,第二天一早夏大娘他们又熬了南瓜粥。

“我去隔壁家借了一斗米,砍了一个南瓜,你们吃点热的下肚也不那么冷。”

“大娘,你真是考虑得太周到了。”

七巧让前来喊他的唐水生给村外的人送了南瓜粥过去,自己则和一群老幼吃了。

唐水生再回来时就按七巧的吩咐抱了一匹蓝色的布过来。

“大娘,在你们家打扰了,这布给孩子做两身衣服。”

“这怎么使得,你们昨晚已经给了银子了,这太贵重了,我们不能要。”

夏大娘连连摆手。

真是实诚的人啊!

“大娘,你听我说,咱们既然是家门就是一家人,以后我们来来往往的少不得还要打扰你,这布匹你收下,就不要和我们客气。”

七巧看那九岁的夏子洁衣服已经是补丁重补丁了,估计着都是捡的哥哥的衣服穿的,看着都让人心疼。

“这……太感谢你们了。”

七巧一行人出发时,夏大娘送出去老远老远。

“夏大嫂,那是谁啊?”

“是我娘家的那边的一个邻居路过在我们家借宿。”

“这么多人,你还给他们借米煮饭,啧,你可真是打肿脸充胖子噢。”

“就是,夏大嫂,这么多人吃住在你家,给你带了些啥呀?”

夏大嫂自然不会说给了二两银子,只说给了一匹布,这已经让邻居们眼红了。

一匹布能值不少的钱呢。

难怪夏大嫂这么热情。

在众人羡慕的眼光中,夏大嫂赶紧的回家。

“这夏姑娘真是一个大方的。”

二两银子一匹布简直就像是天下掉下来的馅饼。